您在這裡

俞序第十七

Jack 在 二, 02/26/2013 - 20:19 發表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書籍首頁: 

 

  閱讀古書, 2, 3, 4, 5, 6

林於錦 校對提供


董子春秋繁露卷第六

俞序第十七

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萬物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故引史記,理往事,正是非,見王公。史記十二公之閒,皆衰世之事,故門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 (乎字當如後文作吾) 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故子貢、閔子、公肩子,言其切而為國家資也。 (資本或作賢) 其為切而至於殺君亡國,奔走不得保社稷,其所以然,是皆不明於道,不覽於《春秋》也。故衛子夏言,有國家者不可不學《春秋》,不學《春秋》,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揜搶殺於位,一朝至爾。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也。故世子曰:「功及子孫,光輝百世,聖人之德,莫美於恕。」 (漢藝文志有世子二十一篇名碩七十子之弟子此所引即其人也) 故予先言《春秋》詳己而略人,因其國而容天下,《春秋》之道,大得之則以王,小得之則以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齊侯安,諸侯尊天子,霸王之道,皆本於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愛人之大者,莫大於思患而豫防之,故蔡得意於吳,魯得意於齊,而《春秋》皆不告,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敵國不可狎,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皆防患為民除患之意也。不愛民之漸乃至於死亡,故言楚靈王晉厲公生弒於位,不仁之所致也。故善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春秋》貴之,將以變習俗而成王化也。故子夏言《春秋》重人,諸譏皆本此。或奢侈使人憤怨,或曓虐賊害人,終皆禍及身。故子池言魯莊築臺,丹楹刻桷,晉厲之刑刻意者,皆不得以壽終。上奢侈,刑又急,皆不內恕,求備於人,故次以《春秋》緣人情,赦小過,而《傳》明之曰:「君子辭也。」孔子明得失,見成敗,疾時世之不仁,失王道之體,故緣人情,赦小過,《傳》又明之曰:「君子辭也。」孔子曰:「吾因行事,加吾王心焉。」假其位號以正人倫,因其成敗以明順逆,故其所善,則桓文行之而遂,其所惡,則亂國行之終以敗,故始言大惡殺君亡國,終言赦小過,是亦始於麤粗,終於精微, (別本作麤糲今從周本粗音才古切論衡正說篇云略正題目麤粗之說以照篇中微妙之文莊子則陽篇釋文引司馬云鹵莽猶麤粗也亦作麤觕與粗音義同漢書藝文志敘數術云庶得麤觕何休公羊隱元年注用心尚麤觕文二年亦同何休之說即根據於此) 教化流行,德澤大洽,天下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而少過矣,亦譏二名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