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揚雄傳第五十七

Jack 在 二, 01/07/2014 - 21:49 發表
版本狀態: 
內容未經校對

漢書卷八十七上

揚雄傳第五十七上

師古曰:「自長楊賦以後分為下卷。」 揚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以支庶初食采於晉之(楊)〔揚〕,1 因氏焉,不知伯僑周何別也。2 揚在河、汾之間,3 周衰而揚氏或稱侯,號曰揚侯。會晉六卿爭權,韓、魏、趙興而范中行、知伯弊。當是時,偪揚侯,4 揚侯逃於楚巫山,因家焉。5 楚漢之興也,揚氏溯江上,處巴江州。6 而揚季官至廬江太守,漢元鼎間避仇復溯江上,處山之陽曰郫,7 有田一,有宅一區,8 世世以農桑為業。自季至雄,五世而傳一子,故雄亡它揚於蜀。9

1 師古曰:「采,官也。以官受地,謂之采地。」

2 師古曰:「別謂分系緒也。」

3 應劭曰:「左傳霍、揚、韓、魏皆姬姓也。揚,今河東揚縣。」

4 晉灼曰:「漢名臣奏載張衡說,云晉大夫食采於揚,為揚氏,食我有罪而揚氏滅。無揚侯。有揚侯則非六卿所偪也。」師古曰:「晉說是也。雄之自序譜諜蓋為疏謬,范中行不與知伯同時滅,何得言當是時偪揚侯乎?偪,古逼(也)〔字〕。」

5 師古曰:「巫山,今在荊州西南也。」

6 李奇曰:「江州,縣名也,巴郡所治也。」師古曰:「Y謂逆流而上也,音素。」

7 師古曰:「山,江水所出也。山南曰陽。郫,縣名也。音旻。郫音疲。」

8 晉灼曰:「周禮,上地夫一,一百畝也。」

9 師古曰:「蜀諸姓揚者皆非雄族,故言雄無它揚。」

 

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1 博覽無所不見。為人簡易佚蕩,2 口吃不能劇談,3 默而好深湛之思,4 清靜亡為,少耆欲,5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6 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7 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8 自有大度,非聖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顧嘗好辭賦。9

1 師古曰:「詁謂指義也。」

2 張晏曰:「佚音鐵。蕩音讜。」晉灼曰:「佚蕩,緩也。」

3 鄭氏曰:「劇,甚也。」晉灼曰:「或作遽。遽,疾也。口吃不能疾言。」師古曰:「劇亦疾也,無煩作遽也。」

4 師古曰:「湛讀曰沈。」

5 師古曰:「耆讀曰嗜。」

6 師古曰:「汲汲,欲速之義,如井汲之為也。」

7 師古曰:「徼,要也,音工堯反。徼字或作激。激,發也,音工歷反。」

8 師古曰:「儋石,解在蒯通傳。」

9 師古曰:「顧,反也。」

 

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1 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2 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3 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4 自崏山投諸江流以弔屈原,名曰反離騷;又旁離騷作重一篇,名曰廣騷;5 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6 畔牢愁、廣騷文多不載,獨載反離騷,其辭曰:

1 師古曰:「擬謂比象也。」

2 應劭曰:「易曰『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師古曰:「大行,安步徐行。」

3 師古曰:「湛讀曰沈。謂投水而死。」

4 師古曰:「摭,拾取也,音之亦反。」

5 師古曰:「旁,依也,音步浪反。其下類此。重音直用反。」

6 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師古曰:「惜誦、懷沙皆屈原所作九章中之名也。」

 

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於汾隅,1 靈宗初諜伯僑兮,流于末之揚侯。2 淑周楚之豐烈兮,超既離虖皇波,3 因江潭而記兮,欽弔楚之湘纍。4

1 應劭曰:「嬋嫣,連也,言與周氏親連也。」劉德曰:「鼻,始也。」師古曰:「雄自言系出周氏而食采於揚,故云始祖於汾隅也。嫣音於連反。」

2 應劭曰:「諜,譜也,言從伯僑以來可得而敘也。」

3 應劭曰:「淑,善也。言去汾隅從巫山得周楚之美烈也。超,速也。」晉灼曰:「離,歷也。皇,大也。」師古曰:「言其先祖所居經河及江也。河江,四瀆之水,故云大波也。虖,古乎字。其下並同。」

4 蘇林曰:「潭,水邊也。」鄧展曰:「,往也。」李奇曰:「諸不以罪死曰纍,荀息、仇牧皆是也。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纍也。」師古曰:「記,書記也,謂弔文也。言因江水之邊而投書記以往弔也。欽,敬也。潭音尋。音于放反。纍音力追反。」

 

惟天軌之不辟兮,何純絜而離紛!1 紛纍以其淟涊兮,暗纍以其繽紛。2

1 師古曰:「天軌,猶言天路。辟,開也。離,遭也。紛,難也。言天路不開,故使純善貞絜之人遭此難也。易曰:『天地閉,賢人隱。』辟讀曰闢。」

2 應劭曰:「淟涊,穢濁也。」師古曰:「繽紛,交雜也。淟音吐典反。涊音乃典反。繽音匹人反。」

 

漢十世之陽朔兮,招搖紀于周正,1 正皇天之清則兮,度后土之方貞。2 圖纍承彼洪族兮,又覽纍之昌辭,3 帶鉤矩而佩衡兮,履欃槍以為綦。4 素初貯厥麗服兮,何文肆而質!5 資娵娃之珍?兮,鬻九戎而索賴。6

1 晉灼曰:「十世數高祖、呂后至成帝也。成帝八年乃稱陽朔。」應劭曰:「招搖,斗杓星也,主天時。周正,十一月也。」蘇林曰:「言己以此時弔屈原也。」

2 應劭曰:「平正司法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過於地也。父伯庸名我為平以法天,字我為原以法地也。」晉灼曰:「此雄取離騷辭反之,應說是也。」師古曰:「應、晉二說皆非也。自漢十世以下,四句不道屈原也,此乃雄自論己心所履行取法天地耳。自圖纍以下方論屈原云也。」

3 師古曰:「圖,按其本系之圖書也。洪,大也。覽,省視也。昌,美也。」

4 應劭曰:「鉤,規也。矩,方也。衡,平也。」鄧展曰:「欃槍,妖星也。」晉灼曰:「綦,履跡也。此反屈原雖佩帶方平之行,而蹈惡人跡,以致放退也。」師古曰:「綦,履下飾也。欃音初咸反。槍音初行反。綦音其。」

5 應劭曰:「貯,積也。肆,放也。,狹也。」如淳曰:「文肆者,楚辭遠游乘龍之言也。質者,恨世不用己而自沈也。」師古曰:「麗服謂『扈江離與辟芷,紉秋蘭以為佩』之類是也。音械。」

6 孟康曰:「娵,閭娵也。娃,吳娃也。?,髮也。賴,得也。九戎被髮,?雖珍好,無所用也。」師古曰:「娵、娃皆美女也。賴,利也。言屈原以高行仕楚,亦猶資美女之?賣於九戎而求其利,必不得也。娵音子踰反。娃音烏佳反。?音徒計反。」

 

鳳皇翔於蓬陼兮,豈鴐鵝之能捷!1 騁驊騮以曲艱兮,驢騾連蹇而齊足。2 枳棘之榛榛兮,蝯貁擬而不敢下,3 靈修既信椒、蘭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4

1 應劭曰:「蓬陼,蓬萊之陼也,在海中。」晉灼曰:「捷,及也。」師古曰:「鴐鵝,鳥名也,解在司馬相如傳。鴐音加。」

2 師古曰:「驊騮,駿馬名也,其色如華而赤也。言使駿馬馳騖於屈曲艱阻之中,則與驢騾齊足也。驊音華。連音力展反。,古艱字。」

3 師古曰:「榛榛,梗穢貌也。蝯,善攀援。貁似猴,卬鼻而長尾。擬,疑也。榛音臻,又士臻反。貁音弋授反。」

4 服虔曰:「靈修,楚王也。」蘇林曰:「椒、蘭,令尹子椒、子蘭也。」師古曰:「蚤,古早字也。唼佞,譖言也。唼音妾。」

 

衿芰茄之綠衣兮,被夫容之朱裳,1 芳酷烈而莫聞兮,(固)不如襞而幽之離房。2 閨中容競淖約兮,相態以麗佳3 ,知眾嫭之嫉妒兮,何必颺纍之蛾眉?4

1 應劭曰:「衿音衿系之衿。衿,帶也。芰,也。」師古曰:「衿音其禁反。茄亦荷字也,見張揖古今字譜。被音披,又音皮義反。」

2 師古曰:「襞,疊衣也。離房,別房也。襞音壁。」

3 應劭曰:「眾士競善,猶女競容也。」師古曰:「淖約,善容止也。相態以麗佳,言競為佳麗之態以相傾也。淖音綽。」

4 晉灼曰:「離騷云『眾女嫉余之蛾眉』。」師古曰:「嫭,美貌也。颺,古揚字也。蛾眉,形若蠶蛾眉也。此亦譏屈原自舉蛾眾嫉之。嫭音胡故反。,古眉字。」

 

懿神龍之淵潛,俟慶雲而將舉,亡春風之被離兮,孰焉知龍之所處?1 愍吾纍之眾芬兮,颺之芳苓,遭季夏之凝霜兮,慶夭悴而喪榮。2

1 晉灼曰:「龍俟風雲而後升,士須明君而後進。國無道則愚,誰知其所邪?」師古曰:「懿,美也。俟,待也。龍以潛居待雲為美,以譏屈原不能隱德,自取禍也。被讀曰披。」

2 晉灼曰:「雄愍屈原光香,奄先秋遇凋,生亦不辰也。」張晏曰:「慶,辭也。」師古曰:「,光盛。苓,香草名,音零。慶讀與羌同。},古悴字。」

 

橫江、湘以南兮,云走乎彼蒼吾,馳江潭之汎溢兮,將折衷虖重華。1 舒中情之煩或兮,恐重華之不纍與,2 陵陽侯之素波兮,豈吾纍之獨見許?3

1 應劭曰:「舜葬蒼梧,在江湘之南,屈原欲啟質聖人,陳己情要也。」師古曰:「,往也。走,趣也。重華,舜名也。音于放反。走音奏。潭音尋。衷音竹仲反。」

2 張晏曰:「舜聖,卒避父害以全身,資於事父以事君,恐不與屈原為黨與。」

3 應劭曰:「陽侯,古之諸侯也,有罪自投江,其神為大波。陵,乘也。言屈原襲陽侯之罪,而欲折中求舜,未必獨見然許之也。」

 

精瓊靡與秋菊兮,將以延夫天年;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1 解扶桑之總轡兮,縱令之遂奔馳,2 鸞皇騰而不屬兮,豈獨飛廉與雲師!3

1 應劭曰:「精,細;靡,屑也。瓊,玉之華也。」晉灼曰:「離騷云『精瓊靡以為粻兮』,『予夕餐秋菊之落英』。又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師古曰:「此又譏屈原,云瓊靡秋菊,將以延年,崦嵫忽迫,喜於未暮,何乃自投汨羅,言行相反!」

2 應劭曰:「總,結也。扶桑,日所拂木也。」晉灼曰:「離騷云『總余轡於扶桑,聊消搖以相羊』。屈原言結我車轡於扶桑,以留日之入,人年得不老。日以喻君,而反離朝自沈,解轡縱君,使遂奔馳也。」

3 應劭曰:「楚辭云『鸞皇為余先戒兮』,『後飛廉使奔屬』,『雲師告余以未具』。飛廉,風伯也。雲師,豐隆也。鸞皇,俊鳥也。」晉灼曰:「已縱其轡使之奔馳,鸞皇迅飛亦無所及,非獨飛廉、雲師,言莊嚴未具,使君不適道也。」

 

卷薜芷與若蕙兮,臨湘淵而投之;棍申椒與菌桂兮,赴江湖而漚之。1 費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瓊茅,2 違靈氛而不從兮,反湛身於江皋!3

1 師古曰:「離騷云『貫薜荔之落』,『雜杜衡與芳芷』,『又樹蕙之百畝』,『雜申椒與菌桂』,皆以自喻德行芬芳也。今何為自投江湘而喪此芳乎?棍,大束也。漚,漬也,今漚麻也。棍音下本反,漚音一搆反。又音一侯反。」

2 孟康曰:「椒稰,以椒香米也。離騷曰『懷椒稰而要之』。」晉灼曰:「離騷云『索瓊茅以莛篿』。」師古曰:「索,求也。瓊茅,靈草也。筳篿,析竹所用卜也。稰音所,又音思呂反。筳音廷。篿音專。」

3 晉灼曰:「靈氛,古之善占者。離騷曰『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師古曰:「既不從靈氛之占,何為費椒稰而勤瓊茅也?湛讀曰沈。江皋,江水邊之游地也。」

 

纍既夫傅說兮,奚不信而遂行?1 徒恐鷤之將鳴兮,顧先百草為不芳!2

1 晉灼曰:「,慕也。離騷曰『說操築於傅巖兮,武丁用之而不疑』。」師古曰:「,古攀字。既攀援傅說,何不信其所行,自見用而遂去?」

2 師古曰:「離騷云『鷤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不芳』。雄言終以自沈,何惜芳草而憂鷤也?,鴃字也。鷤鴃鳥一名買,一名子規,一名杜鵑,常以立夏鳴,鳴則眾芳皆歇。鷤音大系反。音桂。鷤字或作鶗,亦音題。鴃又音決。音詭。」

 

初纍棄彼虙妃兮,更思瑤臺之逸女,1 抨雄鴆以作媒兮,何百離而曾不壹耦!2 乘雲蜺之旖柅兮,望昆侖以樛流,覽四荒而顧懷兮,奚必云女彼高丘?3

1 師古曰:「離騷云『吾命豐隆乘雲兮,求虙妃之所在』,又曰『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此又譏其執心不定也。虙妃,古神女。有娀女,即簡狄也。虙讀曰伏。」

2 師古曰:「離騷云『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雄鴆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故云百離不一耦也。抨,使也。耦,合也。抨音普耕反。」

3 蘇林曰:「離騷云『登閬風而馬,忽反顧以流涕,哀高丘之無女。』女以喻士,高丘謂楚也。」師古曰:「離騷又云『揚雲蜺之晻藹』。閬風在昆侖山上,故云望昆侖也。旖柅,雲貌也。樛流猶周流也。女,仕也,何必要仕於楚也。旖音於綺反。旎音女綺反。樛音居虯反。女音尼據反。」

 

既亡鸞車之幽藹兮,(焉)駕八龍之委蛇?1 臨江瀕而掩涕兮,何有九招與九歌?2 夫聖哲之(不)遭兮,固時命之所有;雖增欷以於邑兮,吾恐靈修之不纍改。3 昔仲尼之去魯兮,婓婓遲遲而周邁,4 終回復於舊都兮,何必湘淵與濤瀨!5 溷漁父之餔歠兮,絜沐浴之振衣,6 棄由、聃之所珍兮,蹠彭咸之所遺!7

1 晉灼曰:「離騷云『駕八龍之蜿蜿兮,載雲旗之委蛇』。」師古曰:「言既無鸞車,則不得云駕八龍也。幽藹猶晻藹也。蛇音移。」

2 晉灼曰:「離騷云『攬茹蕙以掩涕』,又曰『奏九歌以舞韶』。」師古曰:「此又譏其哀樂不相副也。招讀曰韶。」

3 師古曰:「離騷云『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增,重也。雄言自古聖哲,皆有不遇,屈原雖自歎於邑,而楚王終不改寤也。於邑,短氣也。於音烏。邑音烏合反。於邑亦讀如本字。」

4 師古曰:「婓婓,往來貌也。音芳非反。」

5 師古曰:「言孔子去其本邦,遲遲系戀,意在舊都,裴回反覆。屈原何獨不懷鄢郢而赴江湘也?濤,大波也。瀨,急流也。濤音大高反。」

6 師古曰:「漁父云『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屈原以為溷濁,不肯從之,乃云:『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也。』餔音必胡反。歠音昌悅反。」

7 師古曰:「由,許由也。聃,老聃也。二人守道,不為時俗所汙,然保己全身,無殘辱之醜。彭咸,殷之介士也,不得其志,投江而死。此又非屈原不慕由、聃高蹤,而遵彭咸遺蹟。蹠,蹈也,(亦)〔音〕之亦反。」

 

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1 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2 其辭曰:

1 師古曰:「承明殿在未央宮。」

2 師古曰:「風讀曰諷。」

 

惟漢十世,將郊上玄,定泰畤,雍神休,尊明號,1 同符三皇,錄功五帝,卹胤錫羨,拓跡開統。2 於是乃命群僚,歷吉日,協靈辰,3 星陳而天行。4 詔招搖與泰陰兮,伏鉤陳使當兵,5 屬堪輿以壁壘兮,梢夔魖而抶獝狂。6 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7 蚩尤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8 齊總總撙撙,其相膠葛兮,猋駭雲訊,奮以方攘;9 駢羅列布,鱗以雜沓兮,柴虒參差,魚頡而鳥;10 翕赫曶霍,霧集蒙合兮,半散照爛,粲以成章。11

1 晉灼曰:「雍,祐也。休,美也。言見祐護以休美之祥也。」師古曰:「雍,聚也。明號,謂總三皇五帝之號而稱皇帝也。雍讀曰擁。」

2 應劭曰:「卹,憂也。胤,續也。錫,與也。羨,饒也。拓,廣也。時成帝憂無繼嗣,故修祠泰畤、后土,言神明饒與福祥,廣跡而開統也。」師古曰:「羨音弋戰反。拓音託。」

3 師古曰:「歷選吉日而合善時也。」

4 師古曰:「如星之陳,象天之行也。」

5 張晏曰:「禮記云『招搖在上,急繕其怒』。太陰,歲後三辰也。」服虔曰:「鉤陳,紫宮外營陳星。」

6 張晏曰:「堪輿,天地總名也。」孟康曰:「堪輿,神名,造圖宅書者。木石之怪曰夔,夔神如龍,有角,人面。魖,耗鬼也。獝狂亦惡鬼也。今皆梢而去之。」師古曰:「堪輿,張說是也。屬,委也,以壁壘委之。梢,擊也。抶,笞也。梢音山交反。魖音虛。屬音之欲反。抶音丑乙反。獝音揆聿反。」

7 師古曰:「自招搖至獝狂,凡八神也。殷轔,盛貌也。軍裝,為軍戎之飾裝也。轔音來忍反。」

8 張晏曰:「玉戚,以玉為戚柲也。」晉灼曰:「飛者蒙茸而亂,走者陸梁而跳也。」師古曰:「茸音人蒙反。柲,柄也,音祕。」

9 晉灼曰:「方攘,半散也。」師古曰:「總總撙撙,聚貌也。膠葛猶言膠加也。訊亦奮訊也。撙音子本反。訊音信。攘音人羊反。」

10 師古曰:「柴虒參差,不齊貌也。頡,上下也。柴音初蟻反。虒音豸。參音初林反。頡音胡結反。音胡剛反。」

11 師古曰:「翕赫曶霍,開合之貌也。霧,地氣發也。蒙,天氣下也。如霧之集,如蒙之合也。半散照爛,言其分布而光明也。曶讀與忽同。」

 

於是乘輿乃登夫鳳皇兮翳華芝,1 駟蒼螭兮六素虯2 ,蠖略蕤綏,灕虖幓纚。3 帥爾陰閉,霅然陽開,4 騰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柅也!5 流星旄以電燭兮,咸翠蓋而鸞旗。6 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7 聲駍隱以陸離兮,輕先疾雷而馺遺風。8 陵高衍之嵱嵷兮,超紆譎之清澄。9 登椽欒而羾天門兮,馳閶闔而入凌兢。10

1 師古曰:「鳳皇者,車以鳳皇為飾也。翳,蔽也。以華芝為蔽也。」

2 師古曰:「四、六,駕數也,言或四或六也。螭似龍,一名地螻。虯即龍之無角者。」

3 師古曰:「蠖略蕤綏,虯螭貌也。灕虖幓纚,車飾貌也。蠖音於鑊反。灕音離。幓森,其字從巾。纚音所宜反。」

4 晉灼曰:「帥,聚也。霅,散也。」師古曰:「霅音所甲反,又音先合反。」

5 師古曰:「騰,升也。霄,日旁氣也。軼,過也。畫鳥隼曰旟,龜蛇曰旐。郅偈,竿杠之狀也。旖柅,旒縿之形也。郅音吉,又音質。偈音居桀反。旖音猗。柅音女支反。」

6 師古曰:「如星之流,如電之照也。咸,皆也。」

7 師古曰:「敦讀曰屯。屯,聚也。方,並也。」

8 師古曰:「馺然,疾意也。駍音普萌反。馺音先合反。」

9 孟康曰:「衍,無岸也。紆譎,曲折也。」李奇曰:「嵱音踊。嵷音竦。」如淳曰:「嵱嵷,上下眾多貌。」師古曰:「衍即所謂墳衍者也。」

10 服虔曰:「椽欒,甘泉南山也。」李奇曰:「羾音貢。」蘇林曰:「羾,至也。」師古曰:「入凌兢者,(亦)〔言〕寒涼戰栗之處也。兢音鉅陵反。」

 

是時未轃夫甘泉也,乃望通天之繹繹。1 下陰潛以慘廩兮,上洪紛而相錯;2 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虖疆度。3 平原唐其壇曼兮,列新雉於林薄;4 攢并閭與茇兮,紛被麗其亡鄂。5 崇丘陵之兮,深溝嶔巖而為谷;6 離宮般以相燭兮,封巒石關施靡虖延屬。7

1 師古曰:「轃與臻同,轃,至也。通天,臺名也。言雖未至甘泉,則遙望見通天臺也。繹繹,相連貌。」

2 師古曰:「慘廩,亦寒涼之意也。洪,大也。紛,亂雜也。錯,互也。廩讀如本字,又音來感反。」

3 師古曰:「嶢嶢,高貌。造,至也。慶,發語辭也。疆,境也。度,量也。言此臺至天,其高不可究竟而量度也。嶢音堯。造音千到反。慶讀曰羌。度音大各反。」

4 鄧展曰:「唐,道也。」服虔曰:「新雉,香草也。雉、夷聲相近。」師古曰:「言平原之道壇曼然廣大,又列樹辛夷於林薄之間也。草藂生曰薄。新雉即辛夷耳,為樹甚大,非香草也。其木枝葉皆芳,一名新矧。壇音徒旦反。曼音莫旦反。」

5 如淳曰:「并閭,其葉隨時政,政平則平,政不平則傾也。」師古曰:「如氏所說自是平慮耳。此并閭謂樹也。茇,草名也。鄂,垠也。茇音步末反。音括。被,皮義反。麗讀如本字。被麗又音披離。」

6 蘇林曰:「音叵我。」師古曰:「,高大狀也。嶔巖,深險貌也。嶔音口銜反。」

7 應劭曰:「言秦離宮三百,武帝復往往修治之。」師古曰:「,古往字。往往,言所往之處則有之。般,連貌也。燭,照也。封巒、石關皆宮名也。施靡,相及貌。屬,連也。般音盤。施音弋爾反。屬音之欲反。」

 

於是大夏雲譎波詭,嶊嶉而成觀,1 仰撟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亡見。2 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3 徒回回以徨徨兮,魂固眇眇而昏亂。4 據軨軒而周流兮,忽軮軋而亡垠。5 翠玉樹之青蔥兮,壁馬犀之瞵。6 金人仡仡其承鍾虡兮,嵌巖巖其龍鱗,7 揚光曜之燎燭兮,乘景炎之炘炘,8 配帝居之縣圃兮,象泰壹之威神。9 洪臺掘其獨出兮,北極之嶟嶟,10 列宿乃施於上榮兮,日月纔經於柍桭,11 雷鬱律而巖突兮,電倏忽於牆藩。12 鬼魅不能自還兮,半長途而下顛。13 歷倒景而絕飛梁兮,浮蔑蠓而撇天。14

1 孟康曰:「言夏屋變巧,乃為雲氣水波相譎詭也。嶊嶉,材木之崇積貌也。」晉灼曰:「嶊音水反。」師古曰:「嶉音子水反。觀謂形也,音工喚反。音丑成反。」

2 師古曰:「撟,舉也。冥眴,視不諦也。撟與矯同,其字從手。冥音莫見反。眴音州縣之縣。」

3 服虔曰:「惝音敞。」師古曰:「瀏濫猶汎濫。弘惝,高大也。漫漫,長也。瀏音劉。」

4 師古曰:「言駭其深博。」

5 師古曰:「軨軒謂前軒之軨也。軨者,軒間小木也,字與櫺同。周流,周視也。軮軋,遠相映也。軨音零。軮音烏朗反。軋音於黠反。」

6 應劭曰:「瞵音鄰。」晉灼曰:「音豳。」師古曰:「玉樹者,武帝所作,集眾寶為之,用供神也,非謂自然生之。而左思不曉其意,以為非本土所出,蓋失之矣。馬犀者,馬腦及犀角也。以此二種飾殿之壁。瞵,文貌。」

7 師古曰:「仡仡,勇健狀。嵌,開張貌,言其鱗甲開張,若真龍之形也。仡音魚乙反,又音其乞反。嵌音火敢反。」

8 師古曰:「炘炘,光盛貌也。炎音弋贍反。炘音欣。」

9 服虔曰:「曾城、縣圃、閬風,昆侖之山三重也,天帝神在其上。」

10 應劭曰:「掘,特貌也。,至也。」晉灼曰:「嶟嶟,穊也。」師古曰:「言高臺特出乃至北極,其狀竦峭,嶟嶟然也。掘音其勿反。音竹指反。嶟音千旬反,又音遵。」

11 服虔曰:「柍,中央也。桭,屋梠也。」師古曰:「施,延也。榮,屋翼也。凡此者言屋宇高大之甚。施音弋豉反。柍音央。桭音辰。一曰施,直謂安施(音)之耳,讀如本字。」

12 師古曰:「鬱律,雷聲也。倏忽,電光也。藩,藩籬也。倏音式六反。藩音甫元反。」

13 師古曰:「言屋之高深,雖鬼魅亦不能至其極而反,故於長途之半而顛墜也。還讀曰旋,或作逮。逮,及也。」

14 晉灼曰:「飛梁,浮道之橋也。蔑蠓,(疾)〔蚊〕也。」師古曰:「撇猶拂也。蠓音莫孔反。撇音匹列反,又音普結反。」

 

左欃槍右玄冥兮,前熛闕後應門;1 陰西海與幽都兮,涌醴汨以生川。2 蛟龍連蜷於東兮,白虎敦圉虖昆侖。3 覽樛流於高光兮,溶方皇於西清。4 前殿崔巍兮,和氏瓏玲5 ,炕浮柱之飛榱兮,神莫莫而扶傾,6 閌閬閬其寥廓兮,似紫宮之崢嶸。7 駢交錯而曼衍兮,嶵隗虖其相嬰。8 乘雲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掍成。9 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冤延。10 襲琁室與傾宮兮,若登高妙遠,肅虖臨淵。11

1 晉灼曰:「大人賦『檻欃槍以為旌』。又曰『左玄冥而右黔雷』。雄擬相如故云爾。熛闕,赤色之闕,南方之帝曰赤熛怒,應門正在熛闕之內也。」師古曰:「熛音匹遙反。」

2 如淳曰:「言闕之高乃陰西海也。」師古曰:「蔭映西海也,以及幽都。幽都,北方絕遠之地也。涌醴,醴泉涌出汨汨然也。汨音于筆反。」

3 師古曰:「連蜷,卷曲貌。敦圉,盛怒也。言甘泉宮中皆有此象也。蜷音拳,敦音屯。」

4 服虔曰:「高光,宮名也。」師古曰:「樛流,屈折也。溶然,閑暇貌也。方皇,彷徨也。西清,西廂清閒之處也。溶音容。」

5 孟康曰:「以和氏璧為梁壁帶也,其聲玲瓏也。」晉灼曰:「以黃金為壁帶,含藍田璧。瓏玲,明見貌也。」師古曰:「崔巍,高貌。瓏玲,晉說是也。崔音才回反。巍音五回反。瓏音聾。玲音零。」

6 師古曰:「炕與抗同。抗,舉也。榱,屋椽也。言舉立浮柱而駕飛榱,其形危竦,有神於闇莫之中扶持,故不傾也。」

7 師古曰:「閌,高門貌。閬閬,空虛也。寥廓,宏遠也。紫宮,天帝之宮也。崢嶸,深邃也。閌音抗。閬音浪。寥音僚。崢音仕耕反。嶸音宏。」

8 師古曰:「言宮室臺觀相連不絕也。,安施之貌。嶵隗猶崔巍也。衍音(赤)〔亦〕戰反。音它賄反。嶵音罪。隗音五賄反。」

9 師古曰:「乘,登也。雲閣,亦言其高入於雲也。蒙籠,深通貌。掍成,言其有若自然也。掍音胡本反。」

10 師古曰:「言宮室曠大,自然有紅翠之氣。」

11 服虔曰:「襲,繼也。桀作琁室,紂作傾宮,以此微諫也。」應劭曰:「登高遠望,當以亡國為戒,若臨深淵也。」

 

回猋肆其碭駭兮,翍桂椒,鬱栘楊。1 香芬茀以窮隆兮,擊薄櫨而將榮。2 薌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鍾,3 排玉戶而颺金鋪兮,發蘭惠與穹窮。4 惟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靚深。5 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琴。6 般、倕棄其剞劂兮,王爾投其鉤繩。7 雖方征僑與偓佺兮,猶仿佛其若夢。8

1 師古曰:「回猋,回風也。肆,放也。碭,過也。駭,動也。翍,古披字。鬱,聚也。栘,唐棣也。楊,楊樹也。言回風放起,過動眾樹,則桂椒披散而栘楊鬱聚也。碭音徒浪反。栘音移。」

2 師古曰:「言桂椒香氣乃擊薄櫨及屋翼也。薄,枅也。櫨音盧。」

3 師古曰:「又言風之動樹,聲響振起眾根合,駍隱而盛,歷入殿上之鍾也。根猶株也。薌讀與響同。音丑乙反。肸音許乙反。掍音下本反。駍音普耕反。」

4 李奇曰:「鋪,門首也。」師古曰:「言風之所至,又排門揚鋪,擊動鍰鈕,回旋入宮,發奮眾芳。」

5 蘇林曰:「弸音石墮井弸爾之弸。彋音宏。」孟康曰:「弸彋,風吹帷帳鼓貌。」師古曰:「拂汨亦風動貌。暗暗,幽隱。靚即靜字耳。弸音普萌反。拂音普密反。汨音于密反。暗音烏感反。」

6 張晏曰:「聲細不過羽,穆然相和也。」師古曰:「夔,舜典樂也。牙,伯牙也。」

7 應劭曰:「剞,曲刃也。劂,曲鑿也。」師古曰:「般,公輸般也。倕,共工也。王爾亦巧人也,見淮南子。言土木之功窮極巧麗,故令般、倕之徒棄其常法也。般讀與班同。倕音垂。剞音居爾反。劂音居衛反。」

8 晉灼曰:「方,常也。征,行也。言宮觀之高峻,雖使仙人常行其上,恐遽不識其形觀,猶仿佛若夢也。」師古曰:「方謂並行也。征僑,姓征名伯僑,仙人也。偓佺亦仙人名。偓音屋。佺音詮。仿佛即髣彿字也。征,郊祀志作正字,其音同。」

 

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1 蓋天子穆然珍臺閒館琁題玉英蜵蜎蠖濩之中,2 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3 感動天地,逆釐三神者。4 乃搜逑索耦皋、伊之徒,冠倫魁能5 ,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6 相與齊虖陽靈之宮。7 靡薜荔而為席兮,折瓊枝以為芳,8 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9 集虖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10 建光燿之長旓兮,昭華覆之威威,11 攀琁璣而下視兮,行遊目虖三危,陳眾車(所)〔於〕東阬兮,肆玉釱而下馳,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12 風傱傱而扶轄兮,鸞鳳紛其御蕤,13 梁弱水之濎濴兮,躡不周之逶蛇,14 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屏玉女而卻虙妃。15 玉女無所眺其清盧兮,虙妃曾不得施其蛾眉。16 方攬道德之精剛兮,(眸)〔侔〕神明與之為資。17

1 師古曰:「言驚視聽也。」

2 應劭曰:「題,頭也。榱椽之頭,皆以玉飾,言其英華相燭也。」張晏曰:「蜵蜎蠖濩,刻鏤之形。」師古曰:「穆然,天子之容也。蜵蜎蠖濩,言屋中之深廣也。閒讀曰閑。蜵音一兗反。蜎音下兗反。蠖音烏郭反。濩音胡郭反。」

3 師古曰:「言絜精以待,冀神降福。」

4 師古曰:「釐讀曰禧。禧,福也。」

5 應劭曰:「冠其群倫魁桀也。」師古曰:「言選擇賢臣,可匹耦於古賢皋陶、伊尹之類,冠等倫而魁桀。」

6 師古曰:「甘棠之惠,邵公奭也。東征之意,周公旦也。」

7 師古曰:「齊,同也,同集於此也。祭天之處,故曰陽靈之宮也。」

8 師古曰:「靡,纖密也,謂纖織之也。一曰靡謂偃而靡之藉地也。」

9 師古曰:「言其齋戒自新,居處飲食皆芳絜也。瑕謂日旁赤氣也。露英,言其英華之露。」

10 師古曰:「頌,歌也,登以祭也。地神曰祇。」

11 服虔曰:「昭,明也。華覆,華蓋也。」師古曰:「威威猶威蕤也。旓,旗之旒也,一曰燕尾。旓音所交反。」

12 張晏曰:「三危,山名也。」晉灼曰:「釱,車轄也。九垠,九垓也。」師古曰:「假設言周流曠遠,升降天地,為神通一也。肆,放也。阬,大阜也,讀與岡同。釱音大,又音弟。還讀曰旋。」

13 師古曰:「傱傱,前進之意也。御猶乘也。蕤,車之垂飾纓蕤也。傱音竦。今書御字或作銜者,俗妄改也。」

14 服虔曰:「昆侖之東有弱水,度之若濎濴耳。」師古曰:「濎濴,小水之貌。不周,山名。逶蛇亦言不艱難也。濎音吐定反。濴音熒。又音胡鎣反。蛇音移。」

15 師古曰:「西王母在西方,周穆王所見者也。玉女、虙妃,皆神女也。虙讀曰伏。」

16 服虔曰:「盧,目童子也。」

17 晉灼曰:「等天地之忖量也。」師古曰:「攬,總也,音覽,其字從手。」

 

於是欽祡宗祈。燎熏皇天,1 招繇泰壹。舉洪頤,樹靈旗。2 樵蒸焜上,配藜四施,3 東燭倉海,西燿流沙,北爌幽都,南煬丹。4 玄瓚觩,秬鬯泔淡,5 肸嚮豐融,懿懿芬芬。6 炎感黃龍兮,熛訛碩麟,7 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群神。8 儐暗藹兮降清壇,瑞穰穰兮委如山。9

1 師古曰:「欽,敬也。祡,積祡也。宗,尊也。祈,求福也。」

2 張晏曰:「招搖、泰壹,皆神名也。」服虔曰:「洪頤,旗名也。」李奇曰:「欲伐南越,告祈太一,畫旗樹太一壇上,名靈旗,以指所伐之國也。見郊祀志。」

3 張晏曰:「配藜,披離也。」師古曰:「樵,木薪也。蒸,麻幹也。焜,同也。言以樵及蒸燎火,炎上於天,又披離四出。」

4 服虔曰:「丹,丹水之也。」師古曰:「爌,古晃字。煬,熱也。言祡燎之光遠及四表也。煬音弋向反。」

5 服虔曰:「以玄玉飾之,故曰玄瓚。」張晏曰:「瓚受五升,口徑八寸,以圭為柄,用灌鬯。觩,其貌也。」應劭曰:「泔淡,滿也。」師古曰:「觩音虯。音力幽反。泔音胡感反。淡音大敢反。」

6 師古曰:「言秬鬯之芬烈也。」

7 師古曰:「言光炎熛盛,感神物也,訛,化也。碩,大也。熛音必遙反。」

8 服虔曰:「令巫祝叫呼天門也。」師古曰:「巫咸,古神巫之名。」

9 張晏曰:「儐,贊也。」師古曰:「暗藹,神之形影也。穰穰,多也。委,積也。暗音烏感反。」

 

於是事畢功弘,回車而歸,度三巒兮偈棠。1 天閫決兮地垠開,八荒協兮萬國諧。2 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3 雲飛揚兮雨滂沛,于胥德兮麗萬世。4

1 師古曰:「三巒即封巒,觀名也。棠梨,宮名。偈讀曰憩。」

2 師古曰:「天閫,天門之閫也。決亦開也。言德澤普洽無極限也。」

3 師古曰:「長平,涇水上阪名也。磕,擊鼓聲也。天聲,聲至天也。聲字或作嚴,言擊嚴鼓也。厲,奮也。」

4 師古曰:「于,曰也。胥,皆也。麗,美也。沛音普大反。」

 

亂曰:1 崇崇圜丘,隆隱天兮,2 登降峛崺,單埢垣兮。3 增宮嵾差,駢嵯峨兮,4 岭巆嶙峋,洞亡兮5 。上天之縡,杳旭卉兮,6 聖皇穆穆,信厥對兮。7 來祗郊禋,神所依兮,8 俳佪招搖,靈兮。9 煇光眩燿,隆厥福兮,10 子子孫孫,長亡極兮。

1 師古曰:「亂者,理也,總理一賦之終也。」

2 師古曰:「言其高。」

3 師古曰:「峛崺,上下之道也。單,周也。埢垣,圜貌也。峛音力爾反。崺音弋爾反。單音蟬。埢音拳。」

4 師古曰:「增,重也。嵾差,不齊也。駢,並也。嵾音初林反。駢音步千反。嵯音材何反。峨音娥。」

5 師古曰:「岭巆,深邃貌。嶙峋,節級貌。岭音零。巆音營。嶙音鄰。峋音荀。」

6 師古曰:「縡,事也。杳,高遠也。旭卉,疾速也。縡讀與載同。」

7 李奇曰:「對,配也。能與天地相配也。詩云『帝作邦作對。』」師古曰:「穆穆,美也。信,實也。」

8 師古曰:「言以祗敬而來郊祭禋饗,則神祇依附。」

9 師古曰:「言神久留安處,不即去也。招音上遙反。音栖。音(又)〔丈〕夷反。」

10 師古曰:「眩音州縣之縣。」

 

甘泉本因秦離宮,既奢泰,1 而武帝復增通天、高光、迎風。宮外近則洪、旁皇、儲胥、弩阹,遠則石關、封巒、枝鵲、露寒、棠梨、師得,遊觀屈奇瑰瑋,2 非木摩而不彫,牆塗而不畫,周宣所考,般庚所遷,夏卑宮室,唐虞棌椽三等之制也。3 且為其已久矣,非成帝所造,欲諫則非時,欲默則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於帝室紫宮,4 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為〕,黨鬼神可也。5 又是時趙昭儀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從,6 在屬車間豹尾中。7 故雄聊盛言車騎之眾,參麗之駕,非所以感動天地,逆釐三神。8 又言「屏玉女,卻虙妃」,以微戒齊肅之事。賦成奏之,天子異焉。

1 師古曰:「本秦之林光宮也。」

2 師古曰:「棠梨宮在甘泉苑垣外,師得宮在櫟陽界,其餘皆甘泉苑垣內之宮觀也。阹音袪。」

3 師古曰:「小雅斯干之詩序曰:『宣王考室也。』考謂成也。般庚,殷王名也。遷謂遷都亳也。唐虞謂堯舜也。棌,柞木也。三等,土階三等,言不過也。棌音采,又音菜,其字從木。」

4 師古曰:「帝謂天也。」

5 師古曰:「黨音它莽反。」

6 師古曰:「法從者,以言法當從耳,非失禮也。一曰從法駕也。」

7 服虔曰:「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作三行,尚書御史乘之。最後一乘縣豹尾,豹尾以前皆為省中。」

8 師古曰:「參,三神也。麗,偶也。」

 

其三月,將祭后土,上乃帥群臣橫大河,湊汾陰。1 既祭,行遊介山,回安邑,2 顧龍門,覽鹽池,3 登歷觀,4 陟西岳以望八荒,跡殷周之虛,眇然以思唐虞之風。5 雄以為臨川羨魚不如歸而結罔,6 還,上河東賦以勸,其辭曰:

1 師古曰:「橫,橫度之也。湊,趣也。」

2 師古曰:「介山在汾陰東北。回謂遶過。」

3 師古曰:「龍門山在今蒲州龍門縣北。鹽池在今虞州安邑縣南。」

4 師古曰:「歷山上有觀也。」晉灼曰:「在河東蒲阪縣。」

5 師古曰:「陟,升也。西岳華山之上高峻,故言以望八荒。殷都河內,周在岐豐,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皆可(相)〔想〕見,故云跡殷周之墟,思唐虞之風也。虛讀曰墟。」

6 師古曰:「言成帝追觀先代遺跡,思欲齊其德號,故雄勸令自興至治,以儗帝皇之風。」

 

伊年暮春,將瘞后土,1 禮靈祇,謁汾陰于東郊,2 因茲以勒崇垂鴻,發祥隤祉,欽若神明者,盛哉鑠乎,越不可載已!3 於是命群臣,齊法服,整靈輿,乃撫翠鳳之駕,六先景之乘,4 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5 張燿日之玄旄,揚左纛,被雲梢。6 奮電鞭,驂雷輜,7 鳴洪鍾,建五旗。8 (義)〔羲〕和司日,顏倫奉輿,9 風發飆拂,神騰鬼趡10 ;千乘霆亂,萬騎屈橋,11 嘻嘻旭旭,天地稠。12 簸丘跳巒,涌渭躍涇。13 秦神下讋,跖魂負沴;14 河靈矍踢,掌華蹈衰。15 遂臻陰宮,穆穆肅肅,蹲蹲如也。16

1 師古曰:「伊,是也,謂是祠甘泉之年也。祭地曰瘞薶,故曰瘞后土。瘞音乙例反。」

2 師古曰:「京師之東故曰東郊也。」

3 師古曰:「勒崇垂鴻,勒崇名而垂鴻業也。隤,降也。祉,福也。欽,敬也。若,順也。鑠,美也。越,曰也。已,辭也。言發祥降福,敬順神明,其事盛美,不可盡載。」

4 師古曰:「翠鳳之駕,天子所乘車,為鳳形而飾以翠羽也。先景,為馬行速疾,常在景前也。」

5 晉灼曰:「有狼、弧之星也。」師古曰:「彏,急張也,音钁。」

6 張晏曰:「雲梢,梢雲也。」師古曰:「梢與旓同。旓者,旌旗之流,以雲為旓也。被音皮義反。」

7 師古曰:「輜,衣車也。淮南子云『電以為鞭策,雷以為車輪』,故雄用此言也。」

8 師古曰:「洪,大也。尚書大傳云『天子左右五鍾,天子將出則撞黃鍾之鍾,左五鍾皆應,入則撞蕤賓之鍾,右五鍾皆應。』漢舊儀云皇帝車駕建五旗。蓋謂五色之旗也,以木牛承其下,取其負重致遠。」

9 師古曰:「倫,古善御者也。羲和,日御名。」

10 師古曰:「飆,回風也。趡,走也。飆音必遙反。趡音子笑反,又音才笑反。」

11 師古曰:「霆亂,言如雷霆之盛而亂動也。屈橋,(言)壯捷貌。屈音其勿反。橋音其召反。」

12 服虔曰:「稠,動搖貌。」師古曰:「嘻嘻旭旭,自得之貌。嘻音許其反。稠音徒弔反。音五到反。」

13 師古曰:「山小而銳曰巒。言車騎之威,訇隱之盛,至於涌躍涇、渭,跳簸丘山者也。」

14 蘇林曰:「秦文公時庭中有怪化為牛,走到南山梓樹中,伐梓樹,後化入豐水,文公惡之,故作其象以厭焉。今之茸頭是也,故曰秦神。」服虔曰:「沴,河岸之坻也。」晉灼曰:「沴,渚也。」師古曰:「跖,蹈也。言此神怖讋,下入水中自蹈其魂而負沴渚,蓋戚懼之甚也。跖音之亦反。坻音直尸反。」

15 蘇林曰:「河靈,巨靈也。華,華山也。衰,衰山也。掌據之,足蹈之也。踢音試郎反。」服虔曰:「踢音石反。」師古曰:「矍踢,驚動之貌。矍音钁。踢音惕,二音並通。,古掌字。凡言此者,以車騎之眾,羽旄之盛,故秦神、河靈莫不恐懼而自放也。」

16 師古曰:「陰宮,汾陰之宮也。穆穆,靜也。肅肅,敬也。蹲蹲,行有節也。蹲音千旬反。」

 

靈祇既鄉,五位時敘,1 絪縕玄黃,將紹厥後。2 於是靈輿安步,周流容與,3 以覽虖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於龍門,4 灑沈()〔災〕於豁瀆兮,播九河於東瀕5 。登歷觀而遙望兮,聊浮游以經營。樂往昔之遺風兮,喜虞氏之所耕。6 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寧。7 汨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陔下與彭城。8 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9 乘翠龍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嶢崝。10 雲霏霏而來迎兮,澤滲灕而下降,11 鬱蕭條其幽藹兮,滃汎沛以豐隆。12 叱風伯於南北兮,呵雨師於西東,13 參天地而獨立兮,廓盪盪其亡雙。14

1 師古曰:「鄉讀曰嚮。」服虔曰:「五位,五方之神。」

2 師古曰:「絪縕,天地合氣也。玄黃,天地色也。易下繫辭曰:『天地絪縕,萬物化淳。』坤文言曰:『玄黃者,天地之雜色也。天玄而地黃。』將,大也。言天地之氣大興發於祭祀之後。絪音因。縕音於云反。」

3 師古曰:「靈輿,天子之輿也。容暇而安豫也。與讀曰豫。」

4 師古曰:「龍門山,禹鑿之以通河水,故勤勞之。」

5 師古曰:「灑,分也。()〔 〕,古災字也。沈災,洪水也。豁,開也。瀆謂江、河、淮、濟也。播,布也。九河名在地理志。東瀕,東海之瀕也。禹分治洪水之災,通之四瀆,布散九河於東海之瀕也。灑音所宜反。瀕音頻,又音賓。」

6 師古曰:「舜耕歷山,故云然。」

7 師古曰:「瞰、眽,皆視也。帝唐,堯也。嵩亦高也。嵩高者,謂孔子云『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也。一曰:堯曾遊於陽城,故於嵩高山瞰其遺蹟也。大寧者,詩大雅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瞰音苦濫反。眽即覓字。」

8 應劭曰:「睨,不正視也。彭城,項羽所都也。」晉灼曰:「陔下,項羽敗處也。」師古曰:「汨,往意也。低回猶言徘徊也。行,且也,意且欲往睹也。汨音于筆反。睨音五系反。」

9 李奇曰:「南巢,桀敗處也。易,樂也。」師古曰:「濊與穢同。坎坷,不平貌。坎音口紺反。坷音口賀反。易音弋豉反。」

10 師古曰:「翠龍,穆天子所乘馬也。西岳即華山也。嶢崝謂嶕嶢而崝嶸也。嶢音堯。崝音士耕反。」

11 師古曰:「,古霏字。,雲起貌。澤,雨露也。滲灕,流貌也。降,下也。滲音淋。灕音離。降音湖江反。」

12 師古曰:「皆雲雨之貌。滃音烏孔反。汎音敷劍反。沛音普蓋反。」

13 師古曰:「言皆從命也。」

14 師古曰:「天地曰二儀,王者大位,與之合德,故曰參天地。參之言三也。盪盪,大貌。」

 

遵逝虖歸來,1 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2 ?建乾坤之貞兆兮,將悉總之以群龍。3 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4 敦眾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攄頌。5 隃於穆之緝熙兮,過清廟之雝雝;6 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7 既發軔於平盈兮,誰謂路遠而不能從?8

1 師古曰:「遵路而旋京師也。」

2 服虔曰:「函夏,函諸夏也。」師古曰:「函,包容也。彼謂堯、舜、殷、周也。函讀與含同。」

3 張晏曰:「乾六爻悉稱龍也。」

4 師古曰:「鉤芒,東方神。蓐收,西方神。玄冥,北方神。祝融,南方神。麗,並駕也。驂,三馬也。言皆役服也。」

5 師古曰:「敦,勉也。式,表也。六經謂易、詩、書、春秋、禮、樂也。攄,散也。頌謂詩頌,所以美盛德之形容也,言發其志而為歌頌也。攄音丑於反。頌讀曰容。」

6 師古曰:「周頌清廟之詩云『於穆清廟,肅雍顯相』,昊天有成命之詩曰『於緝熙』,言漢德之盛,皆過之也。隃讀與踰同。於讀曰烏。」

7 師古曰:「軼亦過也,音逸。」

8 服虔曰:「軔,止車之木,將行,故發去。平盈之地無高下也。」師古曰:「軔音刃。」

 

其十二月羽獵,1 雄從。以為昔在二帝三王,2 宮館臺榭沼池苑囿林麓藪澤財足以奉郊廟,御賓客,充庖廚而已,3 不奪百姓膏腴穀土桑柘之地。女有餘布,男有餘粟,國家殷富,上下交足,故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4 鳳皇巢其樹,黃龍游其沼,麒麟臻其囿,神爵棲其林。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屮木茂;5 成湯好田而天下用足;文王囿百里,民以為尚小;齊宣王囿四十里,民以為大:裕民之與奪民也。6 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7 旁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8 北繞黃山,瀕渭而東,9 周袤數百里。10 穿昆明象滇河,11 營建章、鳳闕、神明、馺娑,12 漸臺、泰液13 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萊。14 游觀侈靡,窮妙極麗。雖頗割其三垂以贍齊民,15 然至羽獵田車戎馬器械儲偫禁禦所營,16 尚泰奢麗誇詡,17 非堯、舜、成湯、文王三驅之意也。18 又恐後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臺,19 故聊因校獵賦以風,20 其辭曰:

1 服虔曰:「士負羽。」

2 應劭曰:「二帝,堯、舜。三王,夏、殷、周。」

3 師古曰:「財讀與纔同。御,侍也。充,當也。」

4 應劭曰:「爾雅『廟中路謂之唐』。」

5 師古曰:「益,臣名也,任以為虞。虞,主山澤之官也。上,山也。下,平地也。屮,古草字。」

6 師古曰:「裕,饒也。」

7 晉灼曰:「鼎胡,宮也,黃圖以為在藍田。昆吾,地名也,有亭。」師古曰:「宜春近下杜,御宿在樊川西也。」

8 師古曰:「旁音步浪反。」

9 師古曰:「循渭水涯而東也。瀕音頻,又音賓。」

10 師古曰:「袤,長也,音茂。」

11 師古曰:「滇音丁賢反。」

12 師古曰:「殿名也。(師古曰)馺音先合反。娑音先河反。」

13 師古曰:「漸臺在泰液池中。漸,浸也,言為池水所浸也。」

14 服虔曰:「海中三山名。法效象之。」

15 師古曰:「贍,給也。齊人,解在食貨志。」

16 師古曰:「營謂(園)〔圍〕守也。」

17 師古曰:「詡,大也,音許羽反。」

18 師古曰:「三驅,古射獵之等也。一為籩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也。」

19 服虔曰:「魯莊公築泉臺,非禮也,至文公毀之,公羊譏云:『先祖為之而毀之,勿居而已。』今揚雄以宮觀之盛,非成帝所造,勿修而已,當以泉臺折中也。」

20 師古曰:「校獵謂圍守禽獸而大獵也。風讀曰諷。」

 

或稱戲農,豈或帝王之彌文哉?1 論者云否,各亦並時而得宜,奚必同條而共貫?2 則泰山之封,烏得七十而有二儀?3 是以創業垂統者俱不見其爽,遐邇五三孰知其是非?4 遂作頌曰:麗哉神聖,處於玄宮,富既與地虖侔訾,貴正與天虖比崇。5 齊桓曾不足使扶轂,楚嚴未足以為驂乘;三王之阨薜,嶠高舉而大興;6 歷五帝之寥廓,涉三皇之登閎;7 建道德以為師,友仁義與為朋。

1 師古曰:「設或人云,言儉質者皆舉伏戲、神農為之首,是則豈謂後代帝王彌加文飾乎?故論者答之於下也。論者,雄自謂也。彌猶稍稍也。諸家之釋,皆不當意,徒為煩雜,故無所取。」

2 師古曰:「所尚不必同也。」

3 孟康曰:「言封禪各異也。」師古曰:「若不如是,於何得七十二儀也?」

4 師古曰:「爽,差也。創業垂統,皆無差忒。五帝三王,誰是誰非,言文質政教各不同也。」

5 師古曰:「頌漢德也。玄宮,言清淨也。訾與貲同。」

6 師古曰:「薜亦僻字也。嶠,舉步貌也,音去昭反。」

7 師古曰:「寥廓,空曠也。登閎,高遠也。寥音聊。」

 

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1 萬物權輿於內,徂落於外,2 帝將惟田于靈之囿,3 開北垠,受不周之制,4 以終始顓頊、玄冥之統。5 乃詔虞人典澤,東延昆鄰,西馳闛闔。6 儲積共偫,戍卒夾道,7 斬叢棘,夷野草,8 禦自汧、渭,經營酆、鎬,9 章皇周流,出入日月,天與地杳。10 爾乃虎路三嵕以為司馬,圍經百里而為殿門。11 外則正南極海,邪界虞淵,12 鴻濛沆茫,碣以崇山。13 營合圍會,然后先置虖白楊之南,昆明靈沼之東。14 賁育之倫,蒙盾負羽,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15 其餘荷垂天之畢,張竟野之罘,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16 青雲為紛,紅蜺為繯,屬之虖昆侖之虛,17 渙若天星之羅,浩如濤水之波,18 淫淫與與,前後要遮。19 欃槍為闉,明月為候,20 熒惑司命,天弧發射,21 鮮扁陸離,駢衍佖路。22 徽車輕武,鴻絧緁獵,23 殷殷軫軫,被陵緣阪,窮冥極遠者,相與迾虖高原之上;24 羽騎營營,昈分殊事,25 繽紛往來,轠轤不絕,若光若滅者,布虖青林之下。26

1 師古曰:「北方色黑,故曰玄冬。隆烈者,陰氣盛。」

2 師古曰:「權輿,始也。徂落,死也。言草木萌牙始生於內,而枝葉凋毀死傷於外也。」

3 師古曰:「靈囿,有靈德之苑囿也。詩大雅靈臺之篇曰『王在靈囿』。」

4 孟康曰:「西北為不周風,謂冬時也。」師古曰:「垠,也,音銀。」

5 應劭曰:「顓頊、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殺戮也。」

6 張晏曰:「東至昆明之邊也。」師古曰:「昆明池邊也。闛闔,門名也。闛讀與閶同也,又音吐郎反。」

7 師古曰:「共讀曰供。偫音丈紀反。」

8 師古曰:「夷,平也。」

9 應劭曰:「禦,禁也。」師古曰:「將獵其中,故止禁不得人行及獸出也。汧、渭以東,酆、鎬以西,皆為獵圍也。」

10 師古曰:「章皇周流,言匝遍也,謂苑囿之大,遙望日月皆從中出入,而天地之際杳然縣遠也。說者反以杳為沓,解云重沓,非唯乖理,蓋以失韻。」

11 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應劭曰:「外門為司馬門,殿門在內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繞之也。三嵕,三峰聚之山也。嵕音子公反。」

12 應劭曰:「虞淵,日所入。」

13 師古曰:「鴻濛沆茫,廣大貌。碣,山特立貌。鴻音胡孔反。濛音莫孔反。沆音胡浪反。茫音莽。碣音竭。」

14 張晏曰:「先置供具於前。」服虔曰:「白楊,觀名。」

15 師古曰:「賁,孟賁也。育,夏育也。皆古之勇士也。鏌邪,大戟也。羅,列遮禽獸。鏌音莫。邪音弋奢反。」

16 如淳曰:「垂天,言長大如天之垂也。」師古曰:「畢,田罔也。罘,幡車罔也。」

17 師古曰:「紛,眊也。繯,系也。屬,綴也。昆侖,西極之山也。繯音下犬反。屬音之欲反。虛讀曰墟。」

18 師古曰:「天星之羅,言布列也。濤水之波,言廣大。」

19 師古曰:「淫淫與與,往來貌。」

20 孟康曰:「闉,鬥戰自障蔽,如城門外女垣也。」

21 張晏曰:「熒惑,法使,司不祥。天弧,虛、危上二星也。」

22 師古曰:「鮮扁,輕疾貌。駢衍,言其並廣大也。佖,次比也,一曰滿也。扁音篇。駢音步千反。佖音頻一反。又音步結反。」

23 師古曰:「徽車,有徽(熾)〔幟〕之車也。鴻絧,直馳貌。緁獵,相差次也。鴻音胡孔反。絧音徒孔反。緁音捷。」

24 師古曰:「殷軫,盛也。冥,幽深也。殷讀曰隱。」

25 蘇林曰:「昈,明也。」師古曰:「營營,周旋貌也。言其服飾分明,各殊異也。昈音戶。」

26 孟康曰:「轠轤,連屬貌。」如淳曰:「轠音雷。轤音盧。」師古曰:「繽紛,眾疾也。轠轤,環轉也。繽音匹人反。」

 

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虖玄宮,1 撞鴻鍾,建九(流)〔旒〕,六白虎,載靈輿,蚩尤並轂,蒙公先驅。2 立歷天之旂,曳捎星之旃,3 辟歷列缺,吐火施鞭。4 萃傱允溶,淋離廓落,戲八鎮而開關;5 飛廉、雲師,吸潚率,鱗羅布列,攢以龍翰。6 秋秋蹌蹌,入西園,切神光;7 望平樂,徑竹林,8 蹂惠圃,踐蘭唐。9 舉烽烈火,轡者施披,10 方馳千駟,校騎萬師。11 虎之陳,從橫膠輵,猋泣雷厲,驞駍駖磕,12 洶洶旭旭,天動地岋。13 羨漫半散,蕭條數千萬里外。14

1 師古曰:「陽朝,日出之後也。北方之宮,故曰玄宮。」

2 服虔曰:「蒙公,蒙恬也。」孟康曰:「神名也。」師古曰:「服說是也。並音步浪反。」

3 師古曰:「歷,經也。捎猶拂也。歷天捎雲,言其高也。捎音所交反。」

4 應劭曰:「辟歷,雷也。列缺,天隙電照也。」師古曰:「言獵火之燿,及馳騎奮鞭,如電吐光,及象其疾。」

5 應劭曰:「四方四隅為八鎮。」如淳曰:「不言九者,一鎮在中,天子居之故也。」師古曰:「戲讀曰麾,謂指麾八鎮使之開關也。傱音先勇反,又音叢。溶音容。」

6 師古曰:「吸,開張也。潚率,聚斂也。言布列則如魚鱗之羅,攢聚則如龍之豪翰。音許冀反。潚音肅。翰合韻音韓。」

7 師古曰:「秋秋蹌蹌,騰驤之貌。切神光者,言車之眾(飭)〔飾〕相切靡而光起,有若神也。蹌音千羊反。」

8 張晏曰:「平樂,館名也。」晉灼曰:「在上林中。」

9 師古曰:「惠圃,惠草之圃也。蘭唐,陂唐之上多生蘭也。」

10 師古曰:「轡者,御人執轡也。」

11 師古曰:「方馳,並驅也。校騎,騎而為部校者也。」

12 服虔曰:「虓音哮。」鄧展曰:「泣音粒。」師古曰:「哮虎之陳,謂勇士奮怒,狀如猛獸而為行陳也。泣,猋風疾貌也。驞駍駖磕,皆聲響眾盛也。哮音火交反。輵音葛。驞音匹人反。駍音普萌反。駖音力莖反。磕音口盍反。」

13 蘇林曰:「岋音岋岋動搖之岋。」師古曰:「洶音匈。岋音五合反。」

14 師古曰:「羨音弋戰反。」

 

若夫壯士慷慨,殊鄉別趣,1 東西南北,騁耆奔欲2 。蒼豨,跋犀犛,蹶浮麋。3 斮巨狿,搏玄蝯,4 騰空虛,距連卷。5 踔夭蟜,娭澗門,6 莫莫紛紛,山谷為之風猋,林叢為之生塵。7 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梨;8 獵蒙蘢,轔輕飛;9 履般首,帶修蛇;10 鉤赤豹,象犀;11 跇巒阬,超唐陂。12 車騎雲會,登降闇藹,13 泰華為旒,熊耳為綴。14 木仆山還,漫若天外,15 儲與虖大溥,聊浪虖宇內。16

1 師古曰:「鄉讀曰嚮。」

2 師古曰:「言隨其所欲而各馳騁取之也。耆讀曰嗜。欲,合韻音弋樹反。」

3 張晏曰:「跋,躡也。」鄭氏曰:「蹶音馬蹄蹶之蹶。」師古曰:「,曳也。跋,反戾也。蹶,蹴也。浮麋,水上浮者也。音佗。跋音步末反。」

4 師古曰:「斮,斬也。狿,獸名也。解在司馬相如傳。斮音側略反。」

5 張晏曰:「連卷之木也。」師古曰:「即距字也。卷音拳。」

6 師古曰:「踔,走也。夭蟜亦木枝曲也。娭,戲也。踔音丑孝反,又音徒釣反。蟜音矯。娭音許其反。」

7 師古曰:「莫莫,塵埃貌。紛紛,亂起貌。」

8 服虔曰:「獲夷,能獲夷狄者也。」師古曰:「掌,以掌擊也。」

9 師古曰:「蒙蘢,草木所蒙蔽處也。轔,轢也。輕飛猶言輕禽也。轔音吝。」

10 如淳曰:「般音班。班首,虎之類也。」師古曰:「履謂踐履之也。修,長也。」

11 師古曰:「,古牽字。」

12 師古曰:「跇,渡也。巒阬,並解於上。唐陂,陂之有隄唐者也。阬音剛。跇音弋制反。」

13 師古曰:「闇音烏感反。」

14 師古曰:「旒,旌旗之旒也。綴,所以縣旌也。」

15 如淳曰:「還音旋。言山為之回旋也。」

16 服虔曰:「儲與,相羊也。溥,水也。」師古曰:「聊浪,言游放也。與音餘。溥音普,浪音琅。」

 

於是天清日晏,1 逢蒙列眥,羿氏控弦。2 皇車幽輵,光純天地,3 望舒彌轡,4 翼乎徐至於上蘭。5 移圍徙陳,浸淫蹴部,6 曲隊堅重,各按行伍。7 壁壘天旋,神抶電擊,8 逢之則碎,近之則破,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9 及至罕車飛揚,武騎聿皇;10 蹈飛豹,絹嘄陽;11 追天寶,出一方;12 應駍聲,擊流光。野盡山窮,囊括其雌雄,13 沈沈容容,遙噱虖紘中。14 三軍芒然,窮冘閼與,15 亶觀夫票禽之紲隃,犀兕之抵觸,熊羆之挐攫,虎豹之凌遽,16 徒角搶題注,蹙竦讋怖,魂亡魄失,觸輻關脰。17 妄發期中,進退履獲,18 創淫輪夷,丘累陵聚。19

1 師古曰:「晏,無雲也。」

2 師古曰:「逢蒙及羿,皆古善射者。列,整也。控,引也。」

3 李奇曰:「純,緣也。」師古曰:「幽輵,車聲也。輵音一轄反。純音之允反。」

4 師古曰:「望舒,月御也。彌,斂也。言天子之車斂轡徐行,故假望舒為言耳。彌音莫爾反。」

5 晉灼曰:「上蘭觀在上林中。」

6 師古曰:「部,軍之部校也,言稍聚逼而重。蹴音千欲反。」

7 師古曰:「隊亦部也。按,依也。隊音徒內反。行音胡郎反。」

8 師古曰:「言所抶擊如鬼神雷電也。抶音丑乙反。」

9 師古曰:「言殺獲皆盡,無遺餘也。掃音先早反。」

10 師古曰:「罕車,畢罕之車也。聿皇,疾貌。」

11 師古曰:「嘄陽,費費也,人面黑身,有毛,反踵,見人則笑,脣蔽其目。絹音工犬反。嘄音工聊反。費音扶味反。」

12 應劭曰:「天寶,陳寶也。」晉灼曰:「天寶雞頭人身。」

13 如淳曰:「陳寶神來下時,駍然有聲,又有光精也。」應劭曰:「下時窮極山川天地之間,然後得其雌雄也。」師古曰:「雄在陳倉,雌在南陽也。故云野盡山窮也。駍音普萌反。」

14 師古曰:「口內之上下名為噱,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遙張噱吐舌於罔之中也。」師古曰:「噱音其略反。,古紘字。」

15 孟康曰:「冘,行也。閼,止也。言三軍之盛,窮閼禽獸,使不得逸漏也。」晉灼曰:「閼與,容貌也。」師古曰:「閼與,容暇之貌也。芒音莫郎反。冘音淫。閼音於庶反。與音豫。」

16 師古曰:「亶讀曰但。票禽,輕疾之禽也。紲與跇同。紲,度也。隃與踰同。挐,牽引也。攫,搏持之也。凌,戰栗也。遽,惶也。票音頻妙反。紲音弋制反。觸,合韻音昌樹反。挐音女居反。攫音钁。遽音詎。」

17 師古曰:「徒亦但也。搶猶刺也。題,也。脰,頸也。言眾獸迫急,以角搶地,以注地,或自觸車輻,關頸而死也。搶音千羊反。蹙音子育反。脰音豆。」

18 師古曰:「言矢雖妄發而必有中,進則履之,退則獲之。」

19 師古曰:「淫,過也。夷,平也。言創過大,血流平於車輪也。丘累陵聚,言其積多。」

 

於是禽殫中衰,1 相與集於靖冥之館,2 以臨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3 東瞰目盡,西暢亡,4 隨珠和氏,焯爍其陂。5 玉石嶜崟,眩燿青熒,6 漢女水潛,怪物暗冥,不可殫形。7 玄鸞孔雀,翡翠垂榮,8 王雎關關,鴻鴈嚶嚶,9 群娭虖其中,昆鳴;10 鳧鷖振鷺,上下砰磕,聲若雷霆。11 乃使文身之技,水格鱗蟲,12 凌堅冰,犯嚴淵,探巖排碕,薄索蛟螭,13 蹈獺,據黿鼉,14 抾靈蠵。15 入洞穴,出蒼梧,16 乘鉅鱗,騎京魚17 。浮彭蠡,目有虞。18 方椎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19 鞭洛水之虙妃,餉屈原與彭胥。20

1 師古曰:「殫,盡也。中,射中也,音竹仲反。」

2 晉灼曰:「靖冥,深閑之館。」

3 晉灼曰:「梁,梁山也。」服虔曰:「珍池,山下之流也。」

4 師古曰:「瞰,視也。目盡,極望〔也〕亡(也),言廣遠也。」

5 師古曰:「焯,古灼字也。焯爍,光貌。爍音式藥反。」

6 師古曰:「玉石,石之似玉者也。嶜崟,高銳貌。青熒,言其色青而有光熒也。嶜音仕金反。崟音牛林反。」

7 應劭曰:「漢女,鄭交甫所逢二女,弄大珠,大如荊雞子。」師古曰:「不可殫形,不能盡其形貌之狀。」

8 師古曰:「言其毛羽有光華。」

9 師古曰:「王雎,雎鳩也。關關,和聲也。嚶嚶,相命〔聲〕也。嚶音於行反。」

10 師古曰:「娭,戲也。昆,同也。娭音許其反。音子由反。」

11 師古曰:「鳧,水鳥,即今之野鴨也。鷖,鳥屬也。鷺,白鳥也。振者,言振羽翼而飛也。詩大雅曰『鳧鷖在涇』,周頌曰『振鷺于飛』,三者皆水鳥也。言其群飛上下,翅翼之聲若雷霆也。鷖音音烏奚反。砰音普萌反。」

12 服虔曰:「文身,越人也,能入水取物。」

13 師古曰:「嚴,言不可犯也。巖,水岸嶔巖之處也。碕,曲岸也。薄,迫也。索,搜求也。碕音鉅依反。嶔音口銜反。」

14 蘇林曰:「音賓。」師古曰:「獺,形如狗,在水中食魚。,小獺也。獺音它曷反。」

15 鄭氏曰:「抾音怯。」應劭曰:「蠵,大龜也。雄曰毒冒,雌曰觜蠵。」師古曰:「抾,挹(抆)〔取〕也,又音袪。蠵音弋隨反,又音攜。」

16 晉灼曰:「洞穴,禹穴也。」師古曰:「洞,通也。」

17 師古曰:「京,大也,或讀為鯨。鯨,大魚也。」

18 應劭曰:「彭蠡,大澤,在豫章。」師古曰:「目猶視也,望也。有虞謂舜陟方在江南,言遙望也。」

19 師古曰:「珠在蛤中若懷妊然,故謂之胎也。椎音直佳反,其字從木。」

20 師古曰:「彭,彭咸,胥,伍子胥,皆水死者。虙讀曰伏。」

 

於茲虖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1 修唐典,匡雅頌,揖讓於前。2 昭光振燿,蠁曶如神,3 仁聲惠於北狄,武義動於南鄰。4 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長,移珍來享,抗手稱臣。5 前入圍口,後陳盧山。6 群公常伯楊朱、墨翟之徒7 喟然稱曰:8 「崇哉乎德,雖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茲!太古之覲東嶽,禪梁基,舍此世也,其誰與哉?」

1 師古曰:「俄俄,陳舉之貌。雜者,言衣與裳皆雜色也。」

2 師古曰:「匡,正也。」

3 師古曰:「蠁與嚮同。曶與忽同。」

4 師古曰:「南方有金鄰之國,極遠也,故云南鄰。一曰,鄰邑也。」

5 如淳曰:「以物與人曰移。」師古曰:「貉,東北夷也。享,獻也。抗,舉手也,言其肅恭合掌而拜也。貉音莫百反。」

6 孟康曰:「單于南庭山也。」

7 師古曰:「常伯,侍中也。解在谷永傳。楊朱、墨翟,取古賢以為喻也。」

8 師古曰:「喟,歎息也,音丘位反。」

 

上猶謙讓而未俞也,1 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2 發黃龍之穴,窺鳳皇之巢,臨麒麟之囿,幸神雀之林;奢雲夢,侈孟諸,3 非章華,是靈臺,4 罕徂離宮而輟觀游,5 土事不飾,木功不彫,承民乎農桑,6 勸之以弗迨,儕男女使莫違;7 恐貧窮者不遍被洋溢之饒,開禁苑,散公儲,創道德之囿,弘仁惠之虞,8 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群臣之有亡;放雉菟,收罝罘,麋鹿芻蕘與百姓共之,9 蓋所以臻茲也。於是醇洪鬯之德,豐茂世之規,10 加勞三皇,勗勤五帝,不亦至乎!乃祗莊雍穆之徒,11 立君臣之節,崇賢聖之業,未皇苑囿之麗,游獵之靡也,12 因回軫還衡,13 背阿房,反未央。

1 張晏曰:「俞,然也。」師古曰:「俞音踰。」

2 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師古曰:「流者,言其和液下流。」

3 師古曰:「雲夢,楚藪澤名也。春秋昭公三年『楚靈王與鄭伯田于江南之夢』。孟諸,宋藪澤名。文公十年『楚穆王欲伐宋,昭公導之以田孟諸』。言今皆以二者為奢侈而改也。」

4 師古曰:「言以楚靈王章華之臺為非,而周文王靈臺之制為是也。」

5 師古曰:「罕,希也。徂,往也。輟,止也。」

6 師古曰:「承,舉也。」

7 師古曰:「儕,耦也。違謂失婚姻時也。儕音仕皆反。」

8 師古曰:「虞與娛同。」

9 師古曰:「芻所以(飯)〔〕牛馬。蕘,草薪。」

10 師古曰:「洪,大也。鬯與暢同。暢,通也。」

11 師古曰:「祇莊,敬也。雍穆,和也。」

12 師古曰:「皇,暇也。」

13 師古曰:「軫,輿後橫木也。衡,轅前橫木也。」

 

校勘記

三五一三頁四行以支庶初食采於晉之(楊)〔揚〕。景祐、殿本都作「揚」,下文及注原作「楊」者並照改。

三五一四頁二行偪,古逼(也)〔字〕。殿本作「字」。王先謙說殿本是。

三五一八頁七行(固)不如襞而幽之離房。景祐、殿本都無「固」字。

三五二一頁一三行(焉)駕八龍之委蛇?景祐、殿本都無「焉」字。

三五二一頁一四行夫聖哲之(不)遭兮,景祐、殿本都無「不」字。

三五二二頁一二行(亦)〔音〕之亦反。景祐、殿、局本都作「音」,此誤。

三五二五頁一0行(亦)〔言〕寒涼戰栗之處也。景祐、殿本都作「言」,此誤。

三五二八頁一行一曰施,直謂安施(音)之耳,景祐本無「音」字,此衍。

三五二八頁四行蔑蠓,(疾)〔蚊〕也。殿、局本都作「蚊」。

三五二九頁六行衍音(赤)〔亦〕戰反。景祐、殿、局本都作「亦」,此誤。

三五三0頁一五行冠倫魁能,5 注5 原在「能」字上,明顏師古以「冠倫魁」斷句。劉攽、劉敞、齊召南、王先謙都說「能」字當屬上讀,文選同。

三五三一頁二行陳眾車(所)〔於〕東阬兮,景祐、殿本都作「於」。王先謙說作「於」是。

三五三一頁五行(眸)〔侔〕神明與之為資。景祐、殿本都作「侔」。

三五三二頁一0行招繇泰壹,王先謙說招搖雖亦神名,施於此處則不類。按禮樂志「體招搖若永望」。顏注「申動貌」。下文「徘徊招搖」同。

三五三四頁一二行音(又)〔丈〕夷反。景祐本作「丈」。王先謙說作「丈」是。

三五三五頁二行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為〕,景祐、殿本都作「為」。

三五三六頁五行皆可(相)〔想〕見,殿本作「想」。王先謙說作「想」是。

三五三六頁一一行(義)〔羲〕和司日,景祐、汲古、殿、局本都作「羲」,此誤。

三五三七頁一一行屈橋,(言)壯捷貌。景祐、殿本都無「言」字,此衍。

三五三八頁五行灑沈()〔災〕於豁瀆兮,錢大昭說「」當作「災」。按殿本作「災」。

三五四二頁二行(師古曰)馺音先合反。景祐、殿本都無「師古曰」三字,此衍。

三五四二頁六行營謂(園)〔圍〕守也。景祐、殿本都作「圍」,此誤。

三五四五頁一三行徽車,有徽(熾)〔幟〕之車也。景祐、殿本都作「幟」,此誤。

三五四五頁一七行撞鴻鍾,建九(流)〔旒〕。景祐、殿本都作「旒」。

三五四六頁一四行言車之眾(飭)〔飾〕殿本作「飾」。王先謙說殿本是。

三五五一頁五行目盡,極望〔也〕。亡(也),言廣遠也。殿本「也」字在「極望」下。王先謙說殿本是。

三五五一頁一0行相命〔聲〕也。景祐、殿本都有「聲」字。

三五五二頁一行抾,挹(抆)〔取〕也。景祐、殿、局本都作「取」。

三五五四頁六行芻所以(飯)〔〕牛馬。景祐、殿本都作「」。

漢書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明年,上將大誇胡人以多禽獸,秋,命右扶風發民入南山,西自褒斜,東至弘農,南敺漢中,1 張羅罔罝罘,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菟麋鹿,2 載以檻車,輸長楊射熊館。2 以罔為周阹,4 (從)〔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是時,農民不得收斂。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以風。5 其辭曰:

1 師古曰:「褒斜,南山二谷名也。漢中,今梁州也。斜音弋奢反。」

2 師古曰:「狖似獮猴,仰鼻而長尾。玃亦獮猴類也,長臂善搏。玃身長,金色。狖音弋授反。玃音钁。」

3 師古曰:「長楊,宮名也,在盩厔縣,其中有射熊館。」

4 李奇曰:「阹,遮禽獸圍陳也。」師古曰:「阹音袪。」

5 師古曰:「藉,借也。風讀曰諷。」

 

子墨客卿問於翰林主人曰:「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1 今年獵長楊,先命右扶風,左太華而右褒斜,2 椓(截)〔巀〕嶭而為弋,紆南山以為罝,3 羅千乘於林莽,列萬騎於山隅,4 帥軍踤阹,錫戎獲胡。5 搤熊羆,豪豬,6 木雍槍纍,以為儲胥,7 此天下之窮覽極觀也。雖然,亦頗擾于農民。三旬有餘,其廑至矣,8 而功不圖,9 恐不識者,外之則以為娛樂之遊,內之則不以為乾豆之事,10 豈為民乎哉!且人君以玄默為神,澹泊為德,11 今樂遠出以露威靈,12 數搖動以罷車甲,13 本非人主之急務也。蒙竊或焉。」14

1 師古曰:「言憂百姓也。」

2 師古曰:「太華即西嶽華山。」

3 師古曰:「巀嶭即所謂嵯峨山也,在京師之北。凡言此者,示獵圍之寬廣也。巀嶭音截齧,又音材葛反,又音五葛反。」

4 師古曰:「草平曰莽。」

5 師古曰:「踤,足蹴之也。錫戎獲胡,言以禽獸賦戎狄,令胡人獲取之。踤音才恤反。」

6 師古曰:「搤,捉持之也。豪豬亦名帚豲也,自為牝牡者也。搤音厄。音佗。豲音(完)〔桓〕。」

7 蘇林曰:「木擁柵其外,又以竹槍纍為外儲也。」服虔曰:「儲胥猶言有餘也。」師古曰:「儲,峙也。胥,須也。以木擁槍及纍繩連結以為儲胥,言有儲畜以待所須也。槍音千羊反。纍音力佳反。」

8 師古曰:「廑,古勤字。」

9 張晏曰:「不可圖畫以示後人。」師古曰:「此說非也。圖,謀也,言百姓甚勤勞矣,而不見謀贍恤之事。」

10 師古曰:「乾豆,三驅之一也。乾豆者,言為脯羞以充實豆,薦宗廟。」

11 師古曰:「澹泊,安靜也。澹音徒濫反。泊音步各反,又音魄。」

12 師古曰:「露謂顯暴不深固。」

13 師古曰:「罷讀曰疲。」

14 師古曰:「蒙,自謂蒙蔽也。」

 

翰林主人曰:「吁,謂之茲邪!1 若客,所謂知其一未睹其二,見其外不識其內者也。僕嘗倦談,不能一二其詳,2 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焉。」3

1 師古曰:「吁,疑怪之辭也。謂茲邪,猶云何為如此也。吁音于。」

2 師古曰:「詳,悉也。」

3 師古曰:「凡,大指也。切,要也。」

 

客曰:「唯,唯。」

主人曰:「昔有彊秦,封豕其士,窫窳其民,鑿齒之徒相與摩牙而爭之,1 豪俊麋沸雲擾,群黎為之不康。2 於是上帝眷顧高祖,高祖奉命,順斗極,運天關,橫鉅海,票昆侖,3 提劍而叱之,所麾城(搟)〔摲〕邑,下將降旗,4 一日之戰,不可殫記。5 當此之勤,頭蓬不暇疏,飢不及餐,6 鞮鍪生蟣蝨,介冑被霑汗,7 以為萬姓請命虖皇天。乃展民之所詘,振民之所乏,8 規億載,恢帝業,七年之間而天下密如也。9

1 應劭曰:「淮南子云,堯之時窫窳、封豨、鑿齒皆為民害。窫窳類貙,虎爪食人。」服虔曰:「鑿齒〔齒〕長五寸,似鑿,亦食人。」李奇曰:「以喻秦貪婪,殘食其民也。」師古曰:「封,大也。窫音於黠反。窳音愈。」

2 師古曰:「黎,眾;康,安也。」

3 師古曰:「票猶言搖動也,音匹昭反。」

4 李奇曰:「(搟)〔摲〕音車幰之幰。」師古曰:「(搟)〔摲〕,舉手擬之也。」

5 師古曰:「殫,盡也。不可盡記,言其多也。」

6 師古曰:「蓬謂髮亂如蓬也。」

7 師古曰:「鞮鍪即兜鍪也。鞮音丁奚反。鍪音牟。蟣音居豈反。」

8 師古曰:「展,申也。振,起也。」

9 師古曰:「密,靜也。」

 

「逮至聖文,隨風乘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1 大夏不居,木器無文。2 於是後宮賤玳瑁而疏珠璣,卻翡翠之飾,除彫瑑之巧,3 惡麗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4 抑止絲竹晏衍之樂,憎聞鄭衛幼眇之聲,5 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6

1 師古曰:「言不穿敝而已,無取紛華也。鞜,革履,音踏。」

2 師古曰:「大夏,夏屋也。」

3 師古曰:「瑑,刻鏤也。瑑音篆。」

4 師古曰:「斥,卻也。」

5 師古曰:「衍音弋戰反。幼音一笑反。眇音妙。」

6 師古曰:「玉衡,天儀也。太階,解在東方朔傳。」

 

「其後熏鬻作虐,東夷橫畔,1 羌戎睚眥,閩越相亂,2 遐萌為之不安,中國蒙被其難。3 於是聖武勃怒,爰整其旅,乃命票、衛,4 汾沄沸渭,雲合電發,5 猋騰波流,機駭鋒軼,6 疾如奔星,擊如震霆,7 砰轒轀,破穹廬,8 腦沙幕,髓余吾。9 遂獵乎王延。10 敺橐它,燒蠡,11 分梨單于,磔裂屬國,12 夷阬谷,拔鹵莽,刊山石,13 蹂屍輿廝,係累老弱,14 兗鋋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15 皆稽顙樹頷,扶服蛾伏,16 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17 夫天兵四臨,幽都先加,18 回戈邪指,南越相夷,19 靡節西征,羌僰東馳。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絕黨之域,20 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蹻足抗手,請獻厥珍,21 使海內澹然,22 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1 師古曰:「鬻音弋六反。橫音胡孟反。」

2 師古曰:「睚眥,瞋目貌。睚音五懈反。眥音仕懈反。睚字或作矔,矔者怒其目眥也,音工喚反。」

3 師古曰:「遐,遠也。」

4 師古曰:「票,票騎霍去病。衛,衛青也。」

5 師古曰:「汾沄沸渭,奮擊貌。汾音紛,紜音雲。」

6 師古曰:「猋,疾風也。騰,舉也。與鋒同。軼,過也。如機之駭,如之過,言其疾也。軼與逸同。」

7 師古曰:「霆,雷之急者,音廷。」

8 應劭曰:「轒轀,匈奴車也。」師古曰:「穹廬,氈帳也。轒音扶云反。轀音於云反。」

9 師古曰:「腦塗沙幕地,入余吾水,言其大破死亡。,古髓字。」

10 孟康曰:「匈奴王廷也。」

11 張晏曰:「蠡,乾酪也,以為酪母。燒之,壞其養生之具也。」師古曰:「音覓。蠡音黎,又音來戈反。」

12 師古曰:「梨與剺同,謂剝析也。剺音力私反。」

13 師古曰:「鹵莽,淺草之地也。阬音口衡反。莽音莫戶反。」

14 師古曰:「言已死則蹂踐其屍,破傷者則輿之而行也。廝,破折也,音斯。累音力追反。」

15 如淳曰:「兗,括也。」孟康曰:「瘢耆,馬脊創瘢處也。」蘇林曰:「以耆字為著字。著音僨之著,鏃著其頭也。」師古曰:「鋋,鐵矜小矛也。淫夷,過傷也。據如、孟氏之說,則箭括及鋋所中,皆有創瘢於耆,而被金鏃過傷者復眾也。如蘇氏以耆字為著字,依其所釋,則括及鋋所傷皆有瘢,又著金鏃於頭上而過傷者亦多矣。用字既別,分句不同。據今書本多作耆字,宜從孟說。鋋音蟬,又音延。著音竹略反。矜音巨巾反。」

16 如淳曰:「叩頭時項下向,則頷樹上向也。」師古曰:「樹,豎也。頷音胡感反。服音蒲北反。蛾與蟻同。蛾伏者,言其伏如蟲蟻也。」

17 師古曰:「惕息,懼而小息也。息,出入氣也。」

18 師古曰:「幽都,北方,謂匈奴。」

19 師古曰:「夷,傷也,一曰平殄也。」

20 師古曰:「疏亦遠也。鄰,邑也。」

21 師古曰:「蹻,舉也,音矯。」

22 師古曰:「澹,安也,音徒濫反。」

 

「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并包書林,聖風雲靡;1 英華沈浮,洋溢八區,普天所覆,莫不沾濡;士有不談王道者則樵夫笑之。2 故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3 故平不肆險,安不忘危。4 乃時以有年出兵,整輿竦戎,5 振師五莋,習馬長楊,6 簡力狡獸,校武票禽。7 乃萃然登南山,瞰烏弋,8 西厭月,東震日域。9 又恐後世迷於一時之事,常以此取國家之大務,淫荒田獵,陵夷而不禦也,10 是以車不安軔,日未靡旃,從者仿佛,委屬而還;11 亦所以奉太宗之烈,遵文武之度,復三王之田,反五帝之虞;12 使農不輟耰,工不下機,13 婚姻以時,男女莫違;14 出愷弟,行簡易,矜劬勞,休力役;15 見百年,存孤弱,帥與之,同苦樂。然後陳鐘鼓之樂,鳴鞀磬之和,建碣磍之虡,16 拮隔鳴球,掉八列之舞;17 酌允鑠,肴樂胥,18 聽廟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19 歌投頌,吹合雅。其勤若此,故真神之所勞也20 。方將俟元符,21 以禪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延光于將來,比榮乎往號,豈徒欲淫覽浮觀,馳騁梗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蹂踐芻蕘,誇詡眾庶,盛狖玃之收,多麋鹿之獲哉!且盲不見咫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22 客徒愛胡人之獲我禽獸,曾不知我亦已獲其王侯。」

1 師古曰:「靡,合韻音武義反。」

2 師古曰:「樵夫,采樵之人。」

3 師古曰:「罔、靡,皆無也。殺,衰也。音所例反。」

4 服虔曰:「肆,棄也。」師古曰:「肆,放也,不放心於險而嘗思念也。」

5 師古曰:「有年,有豐年也。因豐年而時出兵也。竦,勸也。」

6 師古曰:「振亦整也。莋與柞同。」

7 師古曰:「校,計量也。票禽,輕疾之禽也。票音頻妙反,又音匹妙反。」

8 晉灼曰:「萃,集也。」服虔曰:「三十六國,烏弋最在其西。」師古曰:「瞰,遠視也。音口濫反。」

9 服虔曰:「音窟穴。月,月所生也。」師古曰:「日域,日初出之處也。厭音一涉反。」

10 師古曰:「禦,止也。」

11 張晏曰:「從者見仿佛,委釋迴旋。」師古曰:「車不安軔,未及止也。日未靡旃,不移景也。仿佛讀曰髣彿。?,古委字也。屬音之欲反。還讀曰旋也。」

12 師古曰:「虞與娛同,合韻音牛具反。」

13 師古曰:「耰,摩田之器也。音憂。」

14 師古曰:「已解於上也。」

15 師古曰:「易,合韻音弋赤反。」

16 孟康曰:「碣磍,刻猛獸為之,故其形碣磍而盛怒也。」師古曰:「鞀,古?字。鞀,小鼓也。碣音一轄反。磍音轄。」

17 師古曰:「拮隔,擊考也。鳴球,玉磬也。掉,搖也,搖身而舞也。一曰:拮隔,彈鼓也。鳴球,以玉飾琴瑟也。拮音居黠反。球音求,又音虯。掉音徒釣反。」

18 張晏曰:「允,信也。鑠,美也。言酌信義以當酒,帥禮樂以為肴也。」師古曰:「小雅車攻之詩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周頌酌之詩曰『於鑠王師』,小雅桑扈之詩曰『君子樂胥』,故引之為言也。胥音先呂反。」

19 師古曰:「大雅思齊之詩曰『雍雍在宮,肅肅在廟』,小雅桑扈之詩曰『受天之祜』。祜,福也,音戶。」

20 師古曰:「大雅旱麓之詩曰『愷弟君子,神所勞矣』。勞謂勞來之,猶言勸勉也,故雄引之云。勞音郎到反。」

21 師古曰:「元,善也。符,瑞也。」

22 師古曰:「離婁,古明目者。一號離朱。燭,照也。」

 

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體乎!允非小子之所能及也。1 乃今日發矇,廓然已昭矣!」

1 師古曰:「允,信也。」

 

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1 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2 或<雄以玄尚白,3 而雄解之,號曰解<。其辭曰:

1 師古曰:「離,著也,音麗。」

2 師古曰:「泊,安靜也,音步各反。」

3 師古曰:「玄,黑色也。言雄作之不成,其色猶白,故無祿位也。」

 

客<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1 不生則已,生則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2 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紫,朱丹其轂。3 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4 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5 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燿星,舌如電光,壹從壹衡,論者莫當,6 顧而作太玄五千文,7 支葉扶疏,獨說十餘萬言,8 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9 然而位不過侍郎,擢纔給事黃門。10 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11

1 師古曰:「為眾人之綱紀也。」

2 師古曰:「析亦分也。儋,荷負也。」

3 師古曰:「青紫謂綬之色也。紆,縈也。,曳也。音吐賀反,又音徒可反。」

4 師古曰:「同行謂同行列。」

5 應劭曰:「金門,金馬門也。」晉灼曰:「黃圖有大玉堂、小玉堂殿也。」

6 師古曰:「從音子容反。」

7 師古曰:「顧,反也。」

8 師古曰:「扶疏,分布也。」

9 師古曰:「纖微之甚,無等倫。」

10 師古曰:「纔,淺也,言僅得之也。纔音才。」

11 師古曰:「拓落,不耦也。拓音託。」

 

揚子笑而應之曰:「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1 往者周罔解結,群鹿爭逸,2 離為十二,合為六七,3 四分五剖,並為戰國。4 士無常君,國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5 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之遁。6 是故騶衍以頡亢而取世資,7 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8

1 師古曰:「跌,足失厝也。見誅殺者必流血,故云赤族。跌音徒結反。」

2 師古曰:「謂戰國時諸侯也。」

3 師古曰:「十二,謂魯、衛、齊、楚、宋、鄭、燕、秦、韓、趙、魏、中山也。六七者,齊、趙、韓、魏、燕、楚六國及秦為七也。」

4 晉灼曰:「道其分離之意,四分則交五而裂如田字。」

5 師古曰:「言來去如鳥之飛,各任所息也。」

6 應劭曰:「自盛以橐,謂范雎也。鑿坏,謂顏闔也。魯君聞顏闔賢,欲以為相,使者往聘,因鑿後垣而亡。坏,壁也。」蘇林曰:「坏音陪。」師古曰:「又音普回反。」

7 應劭曰:「衍,齊人也。著書所言皆天事,故齊人曰『談天衍』。遊諸侯,所言則以為迂闊遠於事情,然終不屈。嘗仕於齊,位至卿。」師古曰:「頡亢,上下不定也。頡音下結反。亢音湖浪反。」

8 張晏曰:「連蹇,難也,言值世之屯難也。」師古曰:「連音輦。」

 

「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後陶塗。1 東南一尉,2 西北一候。3 徽以糾墨,製以質鈇,4 散以禮樂,風以詩書,5 曠以歲月,結以倚廬。6 天下之士,雷動雲合,魚鱗雜襲,咸營于八區,7 家家自以為稷契,人人自以為咎繇,戴縰垂纓而談者皆擬於阿衡,8 五尺童子羞比晏嬰與夷吾;9 當塗者入青雲,失路者委溝渠,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譬若江湖之雀,勃解之鳥,乘雁集不為之多,雙鳧飛不為之少。10 昔三仁去而殷虛,11 二老歸而周熾,12 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粵伯,13 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14 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15 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16 。故當其有事也,非蕭、曹、子房、平、勃、樊、霍則不能安;當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亡所患。17 故世亂,則聖哲馳騖而不足;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餘。

1 如淳曰:「小國也。」師古曰:「騊駼馬出北海上。今此云後陶塗,則是北方國名也。本國出馬,因以為名。今書本陶字有作椒者,流俗所改。」

2 孟康曰:「會稽東部都尉也。」

3 孟康曰:「敦煌玉門關候也。」

4 師古曰:「言有罪者則係於徽墨,尤惡者則斬以鈇質也。徽、糾、墨,皆繩也。質,鍖也。鈇,莝刃也,音膚。鍖音竹林反。」

5 師古曰:「風,化也。」

6 孟康曰:「在倚廬行服三年也。」應劭曰:「漢律以不為親行三年服不得選舉。」師古曰:「倚廬,倚牆至地而為之,無楣柱。倚音於綺反。」

7 師古曰:「八區,八方也。」

8 師古曰:「縰,韜髮者也,音山爾反。」

9 師古曰:「夷吾,管仲也。羞比之也,以其不為王者之佐。」

10 應劭曰:「乘鴈,四鴈也。」師古曰:「雀字或作。鳥字或作島。島,海中山也,其義兩通。乘音食證反。」

11 師古曰:「論語稱『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虛,空也。一曰虛讀曰墟,言其亡國為丘墟。」

12 應劭曰:「二老,伯夷、太公也。」

13 師古曰:「伯讀曰霸。」

14 師古曰:「五羖謂百里奚也。買以羖羊之皮五,故稱五羖也。」

15 晉灼曰:「摺,古拉字也。」

16 師古曰:「噤吟,顉頤之貌。澤從唐舉相,謂之曰:『聖人不相,殆先生乎!』澤曰:『吾自知富貴。』噤音鉅錦反。吟音魚錦反。舉,合韻音居御反。」

17 師古曰:「章句小儒也。患,合韻音胡關反。」

 

「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1 或釋褐而傅;2 或倚夷門而笑,3 或橫江潭而漁;4 或七十說而不遇,5 或立談間而封侯;6 或枉千乘於陋巷,7 或擁帚彗而先驅。8 是以士頗得信其舌而奮其筆,9 窒隙蹈瑕而無所詘也10 。當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師,群卿不揖客,將相不俛眉11 ;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12 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欲行者擬足而投跡。13 鄉使上世之士處虖今,14 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獨可抗疏,時道是非,15 高得待詔,下觸聞罷,16 又安得青紫?

1 孟康曰:「管仲也。」

2 孟康曰:「甯戚也。」

3 應劭曰:「侯嬴也。為夷門卒,秦伐趙,趙求救,無忌將十餘人往辭嬴,嬴無所戒。更還,嬴笑之,以謀告無忌也。」

4 (師古)〔服虔〕曰:「漁父也。」師古曰:「江潭而漁,潭音尋,漁,合韻音牛助反。」

5 應劭曰:「孔丘也。」

6 服虔曰:「薛公也。」

7 應劭曰:「齊有小臣稷,桓公一日三至而不得見,從者曰:『可以止矣!』桓公曰:『士之傲爵祿者,固輕其主,主傲霸王者亦輕其士,縱彼傲爵祿者,吾庸敢傲霸王乎!』遂見之。」

8 應劭曰:「鄒衍之燕,昭王郊迎,擁彗為之先驅也。」師古曰:「彗亦以掃者也,音似歲反。」

9 師古曰:「信讀曰申。」

10 李奇曰:「君臣上下,有釁罅瑕隙乖離之漸,則可抵而取也。」師古曰:「窒,窒塞也。罅音呼駕反。」

11 師古曰:「自高抗也。俛,低也。」

12 師古曰:「辟,罪法。」

13 師古曰:「宛,屈也。固,閉也。擬,疑也。」

14 師古曰:「鄉讀曰嚮。」

15 師古曰:「抗,舉也,謂上之也。疏者,疏條其事而言之。疏音所據反。」

16 師古曰:「報聞而罷之。」

 

「且吾聞之,炎炎者滅,隆隆者絕;觀雷觀火,為盈為實,天收其聲,地藏其熱。1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2 攫挐者亡,默默者存;3 位極者宗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極;爰清爰靜,游神之廷;4 惟寂惟寞,守德之宅。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彼我易時,未知何如。5 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皇,執蝘蜓而<龜龍,6 不亦病乎!子徒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鵲,7 悲夫!」

1 師古曰:「炎炎,火光也。隆隆,雷聲也。人之觀火聽雷,謂其盈實,終以天收雷聲,地藏火熱,則為虛無。言極盛者亦滅亡也。」

2 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謙也。」師古曰:「瞰,視也。音口濫反。」

3 師古曰:「攫挐,妄有搏執牽引也。挐音女居反。」

4 師古曰:「靜,合韻音才性反。」

5 李奇曰:「或能勝之。」

6 師古曰:「蝘蜓,蜥蜴也。蝘音烏典反。蜓音殄。」

7 師古曰:「二人皆古之良醫也。跗音甫無反。」

 

客曰:「然則靡玄無所成名乎?1 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1 師古曰:「靡亦無。」

 

揚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脅拉髂,免於徽索,1 翕肩蹈背,扶服入橐,2 激卬萬乘之主,3 界涇陽抵穰侯而代之,4 當也。5 蔡澤,山東之匹夫也,顉頤折頞,涕流沫,6 西揖彊秦之相,搤其咽,炕其氣,附其背而奪其位7 ,時也。8 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於雒陽,婁敬委輅脫輓,掉三寸之舌,9 建不拔之策,舉中國徙之長安,10 適也。11 五帝垂典,三王傳禮,百世不易,叔孫通起於枹鼓之間12 ,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13 甫刑靡敝,秦法酷烈,14 聖漢權制,而蕭何造律,宜也。15 故有造蕭何律於唐虞之世,則誖矣;16 有作叔孫通儀於夏殷之時,則惑矣;有建婁敬之策於成周之世,則繆矣;有談范、蔡之說於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夫〕蕭規曹隨,17 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嚮若阺隤,18 唯其人之贍知哉,亦會其時之可為也。19 故為可為於可為之時,則從;為不可為於不可為之時;則凶。夫藺先生收功於章臺,20 四皓采榮於南山,21 公孫創業於金馬,22 票騎發跡於祁連,23 司馬長卿竊訾於卓氏,東方朔割(名)〔炙〕於細君。24 僕誠不能與此數公者並,故默然獨守吾太玄。」

1 師古曰:「髂,骨也。徽,繩也。髂音格。」

2 師古曰:「翕,斂也。服音蒲北反。」

3 如淳曰:「卬,怒也。言秦安得王,獨太后穰侯耳。」師古曰:「卬讀曰仰。」

4 蘇林曰:「抵音紙。界,間其兄弟使疏。」應劭曰:「涇陽,秦昭王弟,貴用事也。」

5 師古曰:「言當其際。」

6 師古曰:「顉,曲頤也,音欽。」

7 張晏曰:「蔡澤說范雎以功成身退,禍福之機。適值雎有間於王,因薦以自代。」師古曰:「搤謂急持之。咽,頸也。炕,絕也。咽音一千反。炕音抗。」

8 師古曰:「遇其時。」

9 師古曰:「輅音胡格反。輓音晚。掉音徒釣反。解在劉敬傳。」

10 師古曰:「不拔,謂其堅固不拔也。中國謂京師。」

11 師古曰:「中其適。」

12 師古曰:「枹音孚。」

13 師古曰:「得其所。」

14 師古曰:「靡,散也,音縻。」

15 師古曰:「合其宜。」

16 師古曰:「誖,乖也,音布內反。」

17 師古曰:「隨,從也。言蕭何始作規模,曹參因而從之。」

18 師古曰:「阺音氐。巴蜀人名山旁堆欲墮落曰阺。應劭以為天水隴氐,失之矣。氐音丁禮反。」

19 師古曰:「非唯其人贍知,乃會時之可為也。」

20 孟康曰:「秦昭王、趙成王飲於此臺,藺相如前折昭王也。」晉灼曰:「相如獻璧於此臺。」師古曰:「晉說是也,謂齎璧入秦,秦不與趙地,相如詭取其璧,使人間以歸趙也。史記始皇本紀云章臺在渭南,而秦、趙會飲乃在黽池,非章臺也,孟說失之。」

21 師古曰:「榮者,謂聲名也。一曰,榮謂草木之英,采取以充食。」

22 孟康曰:「公孫弘對策金馬門。」

23 師古曰:「霍去病也。祁音止夷反。」

24 師古曰:「割,損也。言以肉歸遺細君,是損割其名。」

 

雄以為賦者,將以風也,1 必推類而言,極麗靡之辭,閎侈鉅衍,競於使人不能加也,2 既乃歸之於正,然覽者已過矣3 。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4 帝反縹縹有陵雲之志。5 繇是言之,賦勸而不止,明矣。6 又頗似俳優淳于髡、優孟之徒,7 非法度所存,賢人君子詩賦之正也,於是輟不復為。8 而大潭思渾天,9 參摹而四分之,10 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11 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故觀易者,見其卦而名之;觀玄者,數其畫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數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晝一夜陰陽數度律曆之紀,九九大運,與天終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贊,分為三卷,曰一二三,與泰初歷相應,亦有顓頊之曆焉。之以三策,12 關之以休咎,絣之以象類,13 播之以人事,14 文之以五行,擬之以道德仁義禮知。無主無名,要合五經,苟非其事,文不虛生。為其泰曼漶而不可知,15 故有首、衝、錯、測、攡、瑩、數、文、、圖、告十一篇,16 皆以解剝玄體,離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17 玄文多,故不著;觀之者難知,學之者難成。客有難玄大深,眾人之不好也,雄解之,號曰解難。其辭曰:

1 師古曰:「風讀曰諷,下以諷刺上也。」

2 師古曰:「言專為廣大之言。」

3 師古曰:「言其末篇反從之正道,故觀覽之者但得浮華,而無益於諷諫也。」

4 師古曰:「風讀曰諷。」

5 師古曰:「縹音匹昭反。」

6 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7 師古曰:「髡、孟皆滑稽。」

8 師古曰:「輟,止也。」

9 師古曰:「潭,深也。渾天,天象也。渾音胡昆反。」

10 蘇林曰:「三(拆)〔析〕而四分天之宿度甲乙也。」

11 晉灼曰:「据,今據字也。據猶位也,處也。」

12 蘇林曰:「三三而分之。」師古曰:「音食列反。」

13 晉灼曰:「絣,雜也。」師古曰:「絣,併也。音并。」

14 師古曰:「播,布也。」

15 張揖曰:「曼音滿。漶音緩。」師古曰:「曼漶,不分別貌,猶言濛鴻也。曼音莫幹反。漶音奐。」

16 晉灼曰:「攡音離。」服虔曰:「音睨。」師古曰:「攡音摛。」

17 師古曰:「玄中之文雖有章句,其旨深妙,尚不能盡存,故解剝而離散也。」

 

客難揚子曰:「凡著書者,為眾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於比耳。1 今吾子乃抗辭幽說,閎意眇指,2 獨馳騁於有亡之際,而陶冶大鑪,旁薄群生,3 歷覽者茲年矣,而殊不寤。4 亶費精神於此,而煩學者於彼,5 譬畫者畫於無形,弦者放於無聲,殆不可乎?」6

1 師古曰:「比,和也,音頻二反。」

2 師古曰:「眇讀曰妙。」

3 師古曰:「旁薄猶言蕩薄也。」

4 師古曰:「茲,益也。茲年,言其久也。不寤,不曉其意。」

5 師古曰:「亶讀曰但。」

6 師古曰:「放,依也。殆,近也。放音甫往反。」

 

揚子曰:「俞。1 若夫閎言崇議,幽微之塗,蓋難與覽者同也。昔人有觀象於天,視度於地,察法於人者,天麗且彌,地普而深,2 昔人之辭,乃玉乃金。3 彼豈好為艱難哉?勢不得已也。4 獨不見夫翠虯絳螭之將登虖天,5 必聳身於倉梧之淵;不階浮雲,翼疾風,虛舉而上升,則不能撠膠葛,騰九閎。6 日月之經不千里,則不能燭六合,燿八紘;7 泰山之高不嶕嶢,則不能浡滃雲而散歊烝。8 是以宓犧氏之作易也,9 綿絡天地,經以八卦,文王附六爻,10 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然後發天地之臧,定萬物之基。典謨之篇,雅頌之聲,不溫純深潤,則不足以揚鴻烈而章緝熙。11 蓋胥靡為宰,12 寂寞為尸13 ;大味必淡,大音必希;14 大語叫叫,大道低回。15 是以聲之眇者不可同於眾人之耳,6 形之美者不可棍於世俗之目,17 辭之衍者不可齊於庸人之聽。18 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19 試為之施咸池,揄六莖,發(蕭)〔簫〕韶,詠九成,則莫有和也。20 是故鍾期死,伯牙絕弦破琴而不肯與眾鼓;21 獿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22 師曠之調鍾,俟知音者之在後也;23 孔子作春秋,幾君子之前睹也。24 老聃有遺言,貴知我者希,25 此非其操與!」26

1 師古曰:「俞,然也。音踰。」

2 師古曰:「麗,著也,日月星辰之所著也。彌,廣也。普,遍也。」

3 師古曰:「貞實美麗如金玉也。」

4 師古曰:「已,此也。」

5 師古曰:「虯、螭,解並在前。」

6 師古曰:「撠,挶也。膠葛,上清之氣也。騰,升也。九閎,九天之門。撠音戟。挶音居足反。」

7 師古曰:「燭,照也。六合,謂天地四方。八紘,八方之綱維也。紘音宏。」

8 師古曰:「嶕嶢,高貌也。浡滃,盛也。滃,雲氣貌。歊烝,氣上出也。嶕嶢音樵堯。浡音勃。滃音一孔反。歊音許昭反。」

9 師古曰:「宓音伏。」

10 師古曰:「因而重之。」

11 師古曰:「造化鴻大也。烈,業也。緝熙,光明也。」

12 李奇曰:「造化之神,宰割萬物也。」張晏曰:「胥,相也。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為作宰者也。」

13 李奇曰:「道化以寂寞為主。」

14 師古曰:「淡謂無至味也,音徒濫反。」

15 師古曰:「叫叫,遠聲也。低回,紆衍也。」

16 〔師古曰〕:「眇讀曰妙」。

17 師古曰:「棍亦同也,音胡本反。」

18 師古曰:「衍,旁廣也。」

19 師古曰:「徽,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追趨逐耆,隨所趨嚮愛嗜而追逐之也。趨讀曰趣。耆讀曰嗜。」

20 師古曰:「揄,引也。和,應也。揄音踰。和音胡臥反。」

21 師古曰:「解在司馬遷傳。」

22 服虔曰:「獿,古之善塗塈者也。施廣領大袖以仰塗,而領袖不汙。有小飛泥誤著其鼻,因令匠石揮斤而斲,知匠石之善斲,故敢使之也。」師古曰:「塈即今之仰泥也。獿,抆拭也,故謂塗者為獿人。獿音乃高反,又音乃回反。今書本獿字有作郢者,流俗改之。塈音許既反。」

23 應劭曰:「晉平公鍾,工者以為調矣,師曠曰:『臣竊聽之,知其不調也。』至於師涓,而果知鍾之不調。是師曠欲善調之鍾,為後世之有知音。」

24 師古曰:「幾讀曰冀。」

25 師古曰:「老子德經云:『知我者希,則我貴矣。』」

26 師古曰:「與讀曰歟。」

 

雄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馳,1 大氐詆訾聖人,即為怪迂,析辯詭辭,以撓世事,2 雖小辯,終破大道而或眾,使溺於所聞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記六國,歷楚漢,(記)〔訖〕麟止,不與聖人同,是非頗謬於經。3 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譔以為十三卷,4 象論語,號曰法言。法言文多不著,獨著其目:5

1 師古曰:「舛,相背。」

2 師古曰:「大氐,大歸也。詆訾,毀也。迂,遠也。析,分也。詭,異也。言諸子之書,大歸皆非毀周孔之教,為巧辯異辭以攪亂時政也。訾音紫。迂音于。撓音火高反,其字從手也。」

3 師古曰:「頗音普我反。」

4 師古曰:「譔與撰同。」

5 師古曰:「雄(以)〔有〕序,著篇之意。」

 

天降生民,倥侗顓蒙,1 恣于情性,聰明不開,訓諸理。2 譔學行第一。

1 鄭氏曰:「童蒙無所知也。」師古曰:「倥音空。侗音同。顓與專同。」

2 師古曰:「訓,告也。」

 

降周迄孔,成于王道,1 終後誕章乖離,諸子圖微2 。譔吾子第二。

1 師古曰:「周,周公旦也。迄,至也。孔,孔子也。言自周公以降至於孔子,設教垂法,皆帝王之道。」

2 師古曰:「言其後澆末,虛誕益章,乖於七十弟子所謀微妙之言。」

 

事有本真,陳施於億,1 動不克咸,2 本諸身。譔修身第三。

1 李奇曰:「布陳於億萬事也。」

2 李奇曰:「不能皆善也。」

 

芒芒天道,在昔聖考,1 過則失中,不及則不至,不可姦罔。2 譔問道第四。

1 李奇曰:「聖人能成天道。」

2 蘇林曰:「罔,誣也。言不可作姦誣於聖道。」

 

神心曶怳,經緯萬方,1 事繫諸道德仁誼禮。譔問神第五。

1 師古曰:「曶讀與忽同。」

 

明哲煌煌,旁燭亡疆,1 遜于不虞,以保天命。2 譔問明第六。

1 師古曰:「煌煌,盛貌也。燭,照也。無疆猶無極也。」

2 李奇曰:「常行遜順,備不虞。」

 

假言周于天地,贊于神明,1 幽弘橫廣,絕于邇言2 。譔寡見第七。

1 師古曰:「假,至也。」

2 李奇曰:「理過近世人之言也。」

 

聖人聰明淵懿,繼天測靈,冠于群倫,經諸范。1 譔五百2 第八。

1 師古曰:「經,常也。范,法也。」

2 鄧展曰:「五百歲聖人一出。」

 

立政鼓眾,動化天下,莫上於中和,1 中和之發,在於哲民情。2 譔先知第九。

1 鄧展曰:「鼓亦動也。」

2 師古曰:「哲,知也。」

 

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1 壹諸聖。2 譔重黎第十。

1 師古曰:「言志業不同也。參音初林反。」

2 師古曰:「1 以聖人大道平。音工代反。」

 

仲尼之後,訖于漢道,德行顏、閔,股肱蕭、曹,爰及名將尊卑之條,稱述品藻。1 譔淵騫第十一。

1 師古曰:「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質。」

 

君子純終領聞,1 蠢迪檢押,2 旁開聖則。譔君子第十二。

1 李奇曰:「領理所聞也。」師古曰:「純,善也。領,令也。聞,名也。言君子之道能善於終而不失令名。」

2 師古曰:「蠢,動也。迪,道也,由也。檢押猶隱括也。言動由檢押也。音狎。」

 

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寧神莫大於四表之驩心。1 譔孝至第十三。

1 師古曰:「寧,安也。言大孝之在於尊嚴袓考,安其神靈。所以得然者,以得四方之外驩心。」

 

贊曰:雄之自序云爾。1 初,雄年四十餘,自蜀來至游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歲餘,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並。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於勢利乃如是。2 實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以為經莫大於易,故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3 賦莫深於離騷,反而廣之;辭莫麗於相如,作四賦:皆斟酌其本,相與放依而馳騁云。4 用心於內,不求於外,於時人皆曶之;5 唯劉歆及范逡敬焉,6 而桓譚以為絕倫。7

1 師古曰:「自法言目之前,皆是雄本自序之文也。」

2 師古曰:「恬,安也。」

3 晉灼曰:「九州之箴也。」

4 師古曰:「放音甫往反。」

5 師古曰:「曶與忽同,謂輕也。」

6 師古曰:「逡音千旬反。」

7 師古曰:「無比類。」

 

王莽時,劉歆、甄豐皆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絕其原以神前事,而豐子尋、歆子棻復獻之。1 莽誅豐父子,投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2 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3 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4 間請問其故,5 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6 雄不知情。7 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8

1 師古曰:「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

2 師古曰:「不須奏請。」

3 師古曰:「幾音鉅依反。」

4 師古曰:「與讀曰豫。」

5 師古曰:「使人密問之。」

6 師古曰:「古文之異者。」

7 師古曰:「不知獻符命之事也。」

8 師古曰:「以雄解<之言譏之也。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於閣;爰清爰靜,作符命。』妄增之。」

 

雄以病免,復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1 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2 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3 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4 雄笑而不應。年七十一,天鳳五年卒,侯芭為起墳,喪之三年。

1 師古曰:「耆讀曰嗜。」

2 服虔曰:「芭音葩。」

3 師古曰:「言無奈之何。」

4 師古曰:「瓿音部。小甖也。」

 

時大司空王邑、納言嚴尤聞雄死,謂桓譚曰:「子嘗稱揚雄書,豈能傳於後世乎?」譚曰:「必傳。顧君與譚不及見也。1 凡人賤近而貴遠,親見揚子雲祿位容貌不能動人,故輕其書。昔老聃著虛無之言兩篇,2 薄仁義,非禮學,然後世好之者尚以為過於五經,自漢文景之君及司馬遷皆有是言。今揚子之書文義至深,而論不詭於聖人,3 若使遭遇時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4 則必度越諸子矣。」5 諸儒或譏以為雄非聖人而作經,猶春秋吳楚之君僭號稱王,蓋誅絕之罪也。6 自雄之沒至今四十餘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終不顯,然篇籍具存。

1 師古曰:「顧,念也。」

2 師古曰:「謂道德經也。」

3 師古曰:「詭,違也。聖人謂周公、孔子。」

4 師古曰:「更音工衡反。」

5 師古曰:「度,過也。」

6 師古曰:「絕謂無胤嗣也。」

 

校勘記

三五五七頁五行(從)〔縱〕禽獸其中,景祐、汲古、殿、局本都作「縱」,文選同。

三五五八頁二行椓(截)〔巀〕嶭而為弋,殿本作「巀」,文選同。按注作「巀」,各本並同。

三五五八頁一四行豲音(完)〔桓〕。景祐、殿本都作「桓」。

三五五九頁一六行所麾城(搟)〔摲〕邑,景祐本作「摲」,注同,文選正文及注並同。

三五六0頁三行鑿齒〔齒〕長五寸,殿局本都重「齒」字,文選李注同。

三五七0頁一三行(師古)〔服虔〕曰:殿本作「服虔」。

三五七三頁一行〔夫〕蕭規曹隨,景祐、殿本都有「夫」字,文選同。

三五七三頁五行割(名)〔炙〕於細君。文選作「炙」。顧炎武說「名」字是炙字之誤,文選可證。

三五七六頁八行三(拆)〔析〕而四分天之宿度甲乙也。景祐、殿、局本都作「析」。

三五七八頁四行發(蕭)〔簫〕韶,殿本作「簫」。王先謙說殿本是。

三五七九頁七行〔師古曰〕:王先謙說各本都脫此三字。

三五八0頁五行(記)〔訖〕麟止,錢大昭說「記」當作「訖」。按景祐、殿、局本都作「訖」。

三五八0頁一三行雄(以)〔有〕序,景祐、殿本都作「有」。

三五八二頁一0行1 以聖人大道平。景祐本有「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