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顏淵第十二

Jack 在 週一, 11/14/2011 - 23:06 發表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版本狀態:已校對

貢獻者:詹如校對/整理


顏淵第十二

凡二十四章。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歸,猶與也。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而仁不可勝用矣。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又曰:「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謝氏曰:「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

○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目,條件也。顏淵聞夫子之言,則於天理人欲之際,已判然矣,故不復有所疑問,而直請其條目也。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復禮之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事,如事事之事。請事斯語,顏子默識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勝之,故直以為己任而不疑也。○ 程子曰:「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其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 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其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其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其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愚按: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顏子得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發明親切,學者尤宜深玩。

○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則私意無所容而心德全矣。內外無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以自考也。○ 程子曰:「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便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惟謹獨,便是守之之法。」或問:「出門使民之時,如此可也;未出門使民之時,如之何?」曰:「此儼若思時也,有諸中而後見於外。觀其出門使民之時,其敬如此,則前乎此者敬可知矣。非因出門使民,然後有此敬也。」愚按:克己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顏、冉之學,其高下淺深,於此可見。然學者誠能從事於敬恕之間而有得焉,亦將無己之可克矣。

○ 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孔子弟子,名犁,向魋之弟。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訒,音刃。○ 訒,忍也,難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於此而謹之,則所以為仁之方,不外是矣。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牛意仁道至大,不但如夫子之所言,故夫子又告之以此。蓋心常存,故事不苟,事不苟,故其言自有不得而易者,非強閉之而不出也。楊氏曰「觀此及下章再問之語,牛之易其言可知。」○ 程子曰:「雖為司馬牛多言故及此,然聖人之言,亦止此為是。」愚謂牛之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為仁之大 槩語之,則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終無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蓋聖人之言,雖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於學者之身,而皆為入德之要,則又初不異也。讀者其致思焉。

○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向魋作亂,牛常憂懼。故夫子告之以此。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夫,音扶。○ 牛之再問,猶前章之意,故復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 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也。」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牛有兄弟而云然者,憂其為亂而將死也。

子夏曰:「商聞之矣:

蓋聞之夫子。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命稟於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為而為,非我所能必,但當順受而已。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既安於命,又當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間斷,接人以恭而有節文,則天下之人皆愛敬之,如兄弟矣。蓋子夏欲以寬牛之憂,故為是不得已之辭,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廣司馬牛之意,意圓而語滯者也,惟聖人則無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喪明,則以蔽於愛而昧於理,是以不能踐其言爾。」

○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譖,莊蔭反。愬,蘇路反。○ 浸潤,如水之浸灌滋潤,漸漬而不驟也。譖,毀人之行也。膚受,謂肌膚所受,利害切身。如易所謂「剝牀以膚,切近災」者也。愬,愬己之冤也。毀人者漸漬而不驟,則聽者不覺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則聽者不及致詳,而發之暴矣。二者難察而能察之,則可見其心之明,而不蔽於近矣。此亦必因子張之失而告之,故其辭繁而不殺,以致丁寧之意云。○ 楊氏曰:「驟而語之,與利害不切於身者,不行焉,有不待明者能之也。故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然後謂之明,而又謂之遠。遠則明之至也。書曰:『視遠惟明。』」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言倉廩實而武備修,然後教化行,而民信於我,不離叛也。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去,上聲,下同。○ 言食足而信孚,則無兵而守固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 程子曰:「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愚謂以人情而言,則兵食足而後吾之信可以孚於民。以民德而言,則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為政者,當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

○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棘子成,衛大夫。疾時人文勝,故為此言。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於舌,則駟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鞟,其郭反。○ 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質等耳,不可相無。若必盡去其文而獨存其質,則君子小人無以辨矣。夫棘子成矯當時之弊,固失之過;而子貢矯子成之弊,又無本末輕重之差,胥失之矣。

○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

稱有若者,君臣之辭。用,謂國用。公意蓋欲加賦以足用也。

有若對曰:「盍徹乎?」

徹,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謂之徹。魯自宣公稅畝,又逐畝什取其一,則為什而取二矣。故有若請但專行徹法,欲公節用以厚民也。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二,即所謂什二也。公以有若不喻其旨,故言此以示加賦之意。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獨富。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楊氏曰:「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正,而後井地均、穀祿平,而軍國之需皆量是以為出焉。故一徹而百度舉矣,上下寧憂不足乎?以二猶不足而教之徹,疑若迂矣。然什一,天下之中正。多則桀,寡則貉,不可改也。後世不究其本而惟末之圖,故征斂無藝,費出無經,而上下困矣。又惡知盍徹之當務而不為迂乎?

○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主忠信,則本立,徙義,則日新。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惡,去聲。○ 愛惡,人之常情也。然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也。以愛惡而欲其生死,則惑矣。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則惑之甚也。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此詩小雅我行其野之辭也。舊說:夫子引之,以明欲其生死者不能使之生死。如此詩所言,不足以致富而適足以取異也。程子曰:「此錯簡,當在第十六篇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上。因此下文亦有齊景公字而誤也。」○ 楊氏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則非誠善補過不蔽於私者,故告之如此。」

○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齊景公,名杵臼。魯昭公末年,孔子適齊。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人道之大經,政事之根本也。是時景公失政,而大夫陳氏厚施於國。景公又多內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間,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後果以繼嗣不定,啟陳氏弒君篡國之禍。○ 楊氏曰:「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是必有道矣。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蓋悅而不繹者。齊之所以卒於亂也。」

○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折,之舌反。與,平聲。○ 片言,半言。折,斷也。子路忠信明決,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辭之畢也。

子路無宿諾。

宿,留也,猶宿怨之宿。急於踐言,不留其諾也。記者因夫子之言而記此,以見子路之所以取信於人者,由其養之有素也。○ 尹氏曰:「小邾射以句繹奔魯,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一言,其見信於人可知矣。一言而折獄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不留諾,所以全其信也。」

○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范氏曰:「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 楊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獄,而不知以禮遜為國,則未能使民無訟者也。故又記孔子之言,以見聖人不以聽訟為難,而以使民無訟為貴。」

○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居,謂存諸心。無倦,則始終如一。行,謂發於事。以忠,則表裡如一。○ 程子曰「子張少仁。無誠心愛民,則必倦而不盡心,故告之以此。」

○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重出。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胡氏曰:「魯自中葉,政由大夫,家臣效尤,據邑背叛,不正甚矣。故孔子以是告之,欲康子以正自克,而改三家之故。惜乎康子之溺於利欲而不能也。」

○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言子不貪欲,則雖賞民使之為盜,民亦知恥而不竊。○ 胡氏曰「季氏竊柄,康子奪嫡,民之為盜,固其所也。盍亦反其本耶?孔子以不欲啟之,其旨深矣。」奪嫡事見春秋傳。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焉,於虔反。○ 為政者,民所視效,何以殺為?欲善則民善矣。上,一作尚,加也。偃,仆也。○ 尹氏曰:「殺之為言,豈為人上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而況於殺乎?」

○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達者,德孚於人而行無不得之謂。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務外,夫子蓋已知其發問之意。故反詰之,將以發其病而藥之也。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言名譽著聞也。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聞與達相似而不同,乃誠偽之所以分,學者不可不審也。故夫子既明辨之,下文又詳言之。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夫,音扶,下同。好、下,皆去聲。○ 內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審於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於內,不求人知之事。然德修於己而人信之,則所行自無窒礙矣。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行,去聲。○ 善其顏色以取於仁,而行實背之,又自以為是而無所忌憚。此不務實而專務求名者,故虛譽雖隆而實德則病矣。○ 程子曰:「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則是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尹氏曰:「子張之學,病在乎不務實。故孔子告之,皆篤實之事,充乎內而發乎外者也。當時門人親受聖人之教,而差失有如此者,況後世乎?」

○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慝,吐得反。○ 胡氏曰:「慝之字從心從匿,蓋惡之匿於心者。修者,治而去之。」

子曰:「善哉問!

善其切於為己。

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與,平聲。○ 先事後得,猶言先難後獲也。為所當為而不計其功,則德日積而不自知矣。專於治己而不責人,則己之惡無所匿矣。知一朝之忿為甚微,而禍及其親為甚大,則有以辨惑而懲其忿矣。樊遲麤鄙近利,故告之以此,三者皆所以救其失也。○ 范氏曰:「先事後得,上義而下利也。人惟有利欲之心,故德不崇。惟不自省己過而知人之過,故慝不脩。感物而易動者莫如忿,忘其身以及其親,惑之甚者也。惑之甚者必起於細微,能辨之於早,則不至於大惑矣。故懲忿所以辨惑也。」

○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上知,去聲,下如字。○ 愛人,仁之施。知人,知之務。

樊遲未達。

曾氏曰:「遲之意,蓋以愛欲其周,而知有所擇,故疑二者之相悖爾。」

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舉直錯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則仁矣。如此,則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為用矣。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鄉,去聲。見,賢遍反。○ 遲以夫子之言,專為知者之事。又未達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

子夏曰:「富哉言乎!

歎其所包者廣,不止言知。

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選,息戀反。陶,音遙。遠,如字。○ 伊尹,湯之相也。不仁者遠,言人皆化而為仁,不見有不仁者,若其遠去爾,所謂使枉者直也。子夏蓋有以知夫子之兼仁知而言矣。○ 程子曰:「聖人之語,因人而變化。雖若有淺近者,而其包含無所不盡,觀於此章可見矣。非若他人之言,語近則遺遠,語遠則不知近也。」尹氏曰:「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如樊遲之問仁知也,夫子告之盡矣。樊遲未達,故又問焉,而猶未知其何以為之也。及退而問諸子夏,然後有以知之。使其未喻,則必將復問矣。既問於師,又辨諸友,當時學者之務實也如是。」

○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告,工毒反。道,去聲。○ 友所以輔仁,故盡其心以告之,善其說以道之。然以義合者也,故不可則止。若以數而見疏,則自辱矣。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講學以會友,則道益明;取善以輔仁,則德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