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楚辭章句》四庫全書提要

Jack 在 二, 01/01/2013 - 20:39 發表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臣等謹案:《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

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順帝時官至侍中。事迹具《後漢書•文苑傳》。舊本題「校書郎中」,蓋據其註是書時所居官也。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向所作《九歎》,共為《楚辭》十六篇。是為總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十七卷,而各為之注。其《九思》之註,洪興祖疑其子延壽所為。然《漢書》《地理志》、《藝文志》即有自註,事在逸前。謝靈運作《山居賦》,亦自註之。安知非用逸例耶?舊說無文,未可遽疑為延壽作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古文楚辭釋文》一卷,其篇第首《離騷》,次《九辨》、《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隱士》、《招魂》、《九懷》、《七諫》、《九歎》、《哀時命》、《惜誓》、《大招》、《九思》,迥與今本不同。興祖據逸《九章》註中,稱皆解於《九辨》中,知古本《九辨》在前,《九章》在後。振孫又引朱子之言,據天聖十年陳說之序,謂舊本篇第混併,乃考其人之先後,重定其篇第,知今本為說之所改。則自宋以來,已非逸之舊本。又黃伯思《東觀餘論》謂逸註《楚詞》,序皆在後,如《法言》舊本之例,不知何人移於前。則不但篇第非舊,併其序亦非舊矣。然洪興祖《考異》,於《離騷經》下註曰:「釋文第一」,無「經」字。而逸註明云:「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則逸所註本確有「經」字,與釋文本不同。必謂《釋文》為舊本,亦未可信,姑存其說可也。逸註雖不甚詳賅,而去古未遠,多傳先儒之訓詁。故李善注《文選》,全用其文。《涉江》以下諸篇註中,往往隔句用韻。如「哀憤結縎,慮煩冤也。哀悲太息,損肺肝也。心中結屈,如連環也」之類,不一而足。蓋仿《周易•象傳》之體,亦足以考證漢人之韻。而吳棫以來談古韻者,皆未徵引,是尤宜表而出之矣。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