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卷六:知不知篇

Jack 在 周日, 03/30/2014 - 07:50 發表
版本狀態: 
內容未經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指歸】:道德之教,自然是也。自然之驗,影響是也。凡事有形聲,取舍有影響,非獨萬物而已也。夫形動不生形而生影,聲動不生聲而生,無不生無而生,有覆不生覆而生反。故道者以無為為治,而知者以多事為擾,嬰兒以不知益,高年以多事損。由此觀之,愚為智巧之形也,智巧為愚之影也。無為,(逐)【遂】事之聲也,遂事,無為之響也;智巧,擾亂之羅也;有為,敗事之網也。

故萬物不可和也,天地不可適也,和之則失和,適之則失適。弗和也而後能和之,弗適也而後能適之。故,安世不知危,亂世不知治,若影隨形無所逃之也,不動求響無所得之也。故知而絕知,不困於知;不知用知,亦不困於知。其所以不困則異矣,而於為不困則一也。

是故聖人操通達之性,遊於玄默之野,處無能之鄉,託不知之體;寂若虛空,奄忽如死,心無所圖,志無所治;聰明運動,光燿四海,塗民耳目,示以無有;庖廚不形,聲色不起,知故不生,禍亂息矣。不言而宇內治,無為而天下已。民俯而無於,仰而無效,敦愨忠正,各守醇性,□□洋洋,皆終天命。死者無謚,生者無號,若此相繼,億萬無量。其次,情無所樂,性無所喜,心無所安,志無所利。疾不知孝,病不知弟,既不賭仁,又不識義。無有典禮,守其貞幹,一如麋鹿,一如鴻雁。不在憂喜,亦不離亂,若盲若聾,無所見聞。主無宮室,民無城郭,國無制令,世無恥辱。

病故不病,與道相託。不言不為,威德自作。天地和順,渾沌磅礡。溷若噣流,煥若嚴客。人物皆愚,歸於寂寞。動無形□,靜無圻堮。主民俱昌,天下啞啞。亡於小利,而享大福。默而治者,計不能計,而度不能度。

何以效之?夫道德廢,淳樸亡,奇物並作,知故流行。禮節起,分度明,萬物有條貫,百事有紀綱。封疆畫界,治邑屋,州鄉里,國有忠臣,家有孝子。錄內略外,雙身為友,損彼益此,務以相厚。疆【四】大重□,小弱亡有,郊祀天地,名山大水。封於太山,禪於梁父,流漸相承,或然或否。斷獄萬數,黥人滿道,臣殺其君,子殺其父,亡國破家,不可勝數。天(予)【下】【五】享其知故之利,獲於死亡之咎。由此觀之,絕知為福、好知為賊亦明矣。故使有德之君,變志易心,生息萬事,以教其【六】民,禱祝請福,以至大治者,自然不聽也。使彼亡國之君,廢智去欲,絕為止事,修道行德,棄其心意,而欲死亡者,形亦不從也。

是故,趨舍廢置,王道之形聲也;吉兇存亡,趨舍之影響也。夫聖人所以能動與天和,靜與道合,既能保身,又能全國,翱翔乎有為之外,優游乎無事之內,取福於纖妙之中,而舒於四海之外,喪明者之目,杜知者之口,窒聰者之耳,折巧者之手,與時相隨,與和俯仰,不為而自成,不教而民治,恩加走獸,澤及飛鳥者,以其損聰棄智、廢為而任道也。是以,順情從欲,窮極心意,動導天地,靜陶萬事,神靈在己,不察不燎,身不降席而萬國自備:雖欲不亡,自然不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