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老子道德經導讀:異俗第二十

Jack 在 週六, 11/22/2014 - 14:07 發表

【經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帛書甲本:□□□□,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亦不……若鄉於大牢,而春登臺。我泊焉未兆,若……皆有餘,我獨遺。我禺人之心也。□=呵,……呵鬻人蔡蔡,我獨悶悶。呵呵其若□□,朢呵其若无所止。…以悝。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帛書乙本:絕學无憂,唯與呵,其相去幾何?善與亞,亓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朢呵亓未央才!眾人巸巸,若鄉於大牢,而春登臺。我愽焉未垗,若嬰兒未咳;纍呵佁无所歸。眾人皆又余,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鬻人昭昭,我獨若悶呵。鬻人察察,我獨閩閩。呵沕呵其若海,朢呵若无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門无以鄙。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就只有我和眾人不一樣,注重的是飲食的根本。

【翻譯】

斷絕學問,就不會有憂慮。輕聲回答和大聲回應,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善和惡,這兩者又有什麼差別?眾人所敬畏的,不可以不敬畏。荒蕪而沒有止盡阿!眾人忙碌而來來去去,好像在享受尊貴的大餐,好像春天登上高台一樣的痛快。只有我獨立而無所作為,沒有任何外在的形跡兆象可見,就像嬰兒還不會笑一樣。敗壞而好像沒有任何歸屬一樣。眾人都很豐饒富有而有餘的樣子,唯獨我好像有所不足一樣。我就是愚人的內心啊!渾沌一體無所分別,俗人光鮮亮麗,唯獨我昏暗而不明。俗人都相當精明,只有我渾然而無所分別的樣子。聖人的起心動念,有如大海一樣廣闊而無涯,像高空中的風一樣自由而沒有止境。眾人都相當有用,只有我愚鈍很沒有用而粗野的樣子。

【釋義】

絕學無憂。

斷絕學問,就不會有憂慮。

絕:斷絕。《說文》:「絕,斷絲也。」絕學即斷絕學問。另一解釋以絕為極致,絕學即為極致的學問,絕學無憂,意指極致的學問是不會有憂慮的。

河上公注:◎絕學不真,不合道文。 ◎除浮華則無憂患也。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輕聲回答和大聲回應,這兩者有什麼差別?

唯、阿都是回答、回應的意思。河上公注:「同為應對而相去幾何。」《說文》:「唯,諾也。」「阿」原意為大陵,就是大的高地,顯然文意不合。阿應作「訶」,如帛書本作呵或訶,《說文》:「訶,大言而怒也。」

河上公注:同為應對而相去幾何,疾時賤質而貴文。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善和惡,這兩者又有什麼差別?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河上公注:善者和譽,惡者諫爭,能相去何如。疾時惡忠直,用邪佞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眾人所敬畏的,不可以不敬畏。

畏:《說文》:「畏,惡也。」於義不合,此當作敬畏之義。

河上公注:◎人謂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絕學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殺仁賢。

王弼注:下篇,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然則學求益所能,而進其智者也,若將無欲而足,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進。夫燕雀有匹,鳩鴿有仇,寒鄉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則憂。故續鳧之足,何異截鶴之脛,畏譽而進,何異畏刑。唯阿美惡,相去何若?故人之所畏,吾亦異焉,未敢恃之以為用也。

荒兮其未央哉!

荒蕪而沒有止盡阿!

未央:未止、未盡,無止盡。河上公注:「或言世俗人荒亂欲進學為文,未央止也。」以央為止,意謂世俗荒亂,只想著進學為文而不知停止。《詩‧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傳曰:「央,旦也。」箋云:「夜未央猶言夜未渠央也,而於庭設大燭,使諸侯早才朝。」音義:「說文云:久也,已也。王逸注楚辭云:央,盡也。」

荒:荒蕪,荒廢。

河上公注:或言世俗人荒亂欲進學為文,未央止也。

王弼注:歎與俗相返之遠也。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眾人忙碌而來來去去,好像在享受尊貴的大餐,好像春天登上高台一樣的痛快。

熙:熙為燥動,熙熙,燥動的樣子,此形容眾人忙碌的樣子。《說文》:「燥也。」段注:「《文選》劉琨〈贈盧諶詩〉注引此,下有『謂暴燥也』四字,蓋庾儼黙注語。《釋詁》又曰:熙,興也。《周語》叔向釋〈昊天有成命〉之詩曰:緝,明;熙,廣也。《毛傳》本之。箋據《釋詁》『熙,光也』云廣當爲光。按《文王傳》曰:緝熙,光明也。《敬之傳》曰:光,廣也。是古光廣義通。燥者熙之本義,又訓興、訓光者,引申之義也。」

河上公注:◎熙熙,淫放多情欲也。 ◎如飢思太牢之具,意無足時也。 ◎春陰陽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意志淫淫然。

王弼注:眾人迷於美進,惑於榮利,欲進心競,故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也。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只有我獨立而無所作為,沒有任何外在的形跡兆象可見,就像嬰兒還不會笑一樣。

莊子所說的「呆若木雞」之義。

泊:無為的樣子。「泊」當作「怕」,河上公注:「我獨怕然。」怕字從心從白,心中空白,無為之義。《說文》無泊字,於怕字曰:「無爲也,从心白聲。」段注:「子虛賦曰:怕乎無爲。憺怕俗用澹泊爲之,叚借也。澹作淡,尤俗。」

孩:即「咳」,小嬰兒笑。「孩」帛書本作「咳」。《說文》:「咳,小兒笑也,从口亥聲。孩,古文咳,从子。」「嬰兒之未孩」,意指嬰兒還不會笑,對人的逗弄還沒有什麼反應,因此河上公注曰:「如小兒未能答偶人時也。」

河上公注:◎我獨怕然,安靜未有情欲之形兆也。 ◎如小兒未能答偶人時也。

王弼注:言我廓然,無形之可名,無兆之可舉,如嬰兒之未能孩也。

儡儡兮,若無所歸。

敗壞而好像沒有任何歸屬一樣。

儡:敗壞。或作儽。《說文》:「儡,相敗也,从人畾聲,讀若雷。」段注:「《西征賦》注引作壞敗之皃,《寡婦賦》注引作敗也,無相字。《道德經》傅奕本『儡儡兮其不足以無所歸』,陸氏《釋文》曰:儽一本作儡,敗也,欺也。說文音雷。《西征賦》曰:寮位儡其隆替,《寡婦賦》容貌儡以頓顇,注引《禮記》喪容儡儡,今《禮記》作纍纍,非也。」

河上公注:我乘乘如窮鄙無所歸就。

王弼注:若無所宅。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眾人都很豐饒富有而有餘的樣子,唯獨我好像有所不足一樣。

有餘:豐饒富有的樣子。《說文》:「餘,饒也。」

遺:遺失,貧困不足的樣子。此相對於有餘而言。有餘即豐饒富有,遺為遺失、不足,即貧困的樣子。

河上公注:◎眾人餘財以為奢餘,智以為詐。 ◎我獨如遺棄,似於不足也。

王弼注:眾人無不有懷有志,盈滿胸心,故曰皆有餘也。我獨廓然,無為無欲,若遺失之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

我就是愚人的內心啊!

愚:愚者智之反。聖人絕學無憂,無為自然,反樸歸真,大智若愚。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河上公注:不與俗人相隨,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

王弼注:絕愚之人,心無所別析,意無所好欲,猶然其情不可覩,我頹然若此也。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

渾沌一體無所分別,俗人光鮮亮麗,唯獨我昏暗而不明。

沌沌:渾然一體,沒有分別的樣子。

昭昭:光明,引申為光鮮亮麗。《說文》:「昭,日明也。」昭為太陽的光明,昭昭為形容光鮮亮麗的樣子。

昏:暗冥,《說文》:「昏,日冥也。」段注:「日入三商爲昏,引伸爲凡闇之偁。」

河上公注:◎無所分別。 ◎明且達也。 ◎如闇昧也。

王弼注:◎無所別析,不可為明。 ◎耀其光也。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俗人都相當精明,只有我渾然而無所分別的樣子。

察察:精明的樣子。察為明。

悶悶:渾然而無所分別的樣子。河上公:悶悶,無所割截。

河上公注:◎察察,急且疾也。 ◎悶悶,無所割截。

王弼注:分別別析也。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此形容聖人的起心動念,有如大海一樣廣闊而無涯,像高空中的風一樣自由而沒有止境。

澹:此形容聖人的起心動念,有如海水的搖動一樣,廣闊而自然。《說文》:「澹,水搖也。」

飂:《說文》:「飂,高風也。」

河上公注:◎我獨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窮極也。 ◎我獨漂漂若飛若揚,無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

王弼注:◎情不可覩。 ◎無所繫縶。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眾人都相當有用,只有我愚鈍很沒有用而粗野的樣子。

以:用,指人有才能,很中用。

頑:愚鈍、不受教,不中用的樣子,相對於「以」的有才能、很中用。《說文》:「頑,㮯頭也。」段注:「木部曰:㮯,梡木未析也。梡,㮯木薪也。凡物渾淪未破者皆得曰㮯,凡物之頭渾全者皆曰㮯頭。㮯頑雙聲。析者銳,㮯者鈍,故以爲愚魯之稱。《左傳》曰: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

鄙:邊鄙、邊野。周制五百家為一鄙,在王畿之邊,所以為「邊」的意思,如邊鄙。引申也有邊野、野外的意思。

河上公注:◎以有為也。 ◎我獨無為。

王弼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無所欲為,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就只有我和眾人不一樣,最為注重飲食的根本。

食母:食象徵的是飲食的基本生活需求,母意謂生生不息。食母指的是人的飲食根本,必需源源不絕。

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

第十二章: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河上公注:◎我獨與人異也。 ◎食用也,母道也。我獨貴用道也。

王弼注: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末飾之華,故曰我獨欲異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