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帛書甲本: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望唯。□□□呵,中有象呵。堅呵呵,中有物呵。呵鳴呵,中有請也。其請甚真,其中□□。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吾何以知眾之然?以此
帛書乙本: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朢唯沕。沕呵朢呵,中又象呵;朢呵沕呵,中有物呵。幼呵冥呵,亓中有請呵;其請甚真,亓中有信。自今及古,亓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也?以此。
【翻譯】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像。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它的精華非常的真實,其的內在有誠信。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我如何能夠知道萬物之始的形狀呢?就是靠從今到古代都一直存在的「名」。
【釋義】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
孔:原意為求子而得子,後引伸為通達、嘉美的意思。王弼以「空」解釋孔,「孔德」即「空德」。河上公以孔為大,「孔德」即「大德」。《說文》:「孔,通也,从乚从子。乚,請子之候鳥也,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古人名嘉字子孔。」段注:「通者達也,於易卦爲泰。孔訓通,故俗作空,穴字多作孔。其實空者竅也,作孔爲叚借。」「通爲吉,塞爲凶。故凡言孔者,皆所以嘉美之。《毛傳》曰:孔,甚也,是其義,甚者尤安樂也。或曰:詩言『亦孔之醜,豈嘉美之乎』,曰:此卽今甚字通於美惡之意也。」「乚」即玄鳥,送子鳥,古時求子,等到玄鳥飛來,就可得子,後以此做為「通達」的意思。依段玉裁解釋,一般也將孔作「空」,或以「穴」作孔,即孔穴、空穴的意思。總而言之,孔字為通達,其義通孔穴、空、嘉美。
容:容量、雅量。《說文》:「盛也。」即今容器、容量、包容的意思。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孔德」即「當其無」,也就是「虛心」之德,虛懷若谷的修為,具有這種德性的人自然能夠通達事理,包容萬物,海納百川。
河上公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能受垢濁,處謙卑也。 ◎唯,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所行,獨從於道也。
王弼注: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
若要用物理的觀點來看「道」,道是若有似無,沒有形體可得的。
惟恍惟惚:若存若亡、若有似無的樣子。《正韻》:「怳惚,微妙不測貌。」《莊子.至樂》:「芒乎芴乎,而无從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成玄英疏:「夫二儀造化,生物無心,恍惚芒昧,參差難測;尋其從出,莫知所由;視其形容,竟無象貌。覆論芒芴,互其文耳。」郭慶藩:「芴芒,即忽荒也。」「《淮南‧原道篇》『游淵霧,鶩忽怳」,高注:『忽怳,無形之象。」《文選‧七發》李注引《淮南》正作『忽荒』。《人間篇》曰『翱翔乎忽荒之上』,賈誼《鵩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是其證。」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河上公注:道之於萬物,獨恍忽往來,於其無所定也。
王弼注:恍惚無形,不繫之歎。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像。
道雖然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當中似乎有可以想像比擬的大致輪廓。
象:即像,想像、相似的意思。《說文》:「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季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這也是現今說的大象,來自南越的具大哺乳動物。段玉裁注說:「古書多假象爲像。人部曰:像者似也,似者像也,像从人象聲。許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當作像形。全書凡言象某形者,其字皆當作像,而今本皆从省作象,則學者不能通矣。《周易.繫辭》曰:象也者像也,此謂古《周易》象字卽像字之假借。《韓非》曰:人希見生象,而案其圖以想其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似古有象無像,然像字未製以前,想像之義已起,故《周易》用象爲想像之義,如用易爲簡易變易之義,皆於聲得義,非於字形得義也。韓非說同俚語,而非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之恉。」依段注,象為像的假藉,即想像、意想、相似的意思。
河上公注:道唯忽恍,無形之中,獨為萬物法像。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河上公注:◎道唯恍忽,其中有一,經營主化,因氣立質。
王弼注:以無形始物,不繫成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
窈兮冥兮:深遠的樣子。《說文》:「窈,深遠也。」窈,音咬。深遠也。
河上公注:道唯窈冥無形,其中有精實,神明相薄,陰陽交會也。
王弼注:窈、冥,深遠之歎。深遠不可得而見。然而萬物由之,其可得見,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它的精華非常的真實,其的內在有誠信。
精:原義為「簡米」,就是經過挑選、精選過之後的米。即現今「精選米」的意思。後引伸為一切事物之精華。
河上公注:◎言存精氣,其妙甚真,非有飾也。 ◎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
王弼注:信,信驗也。物反窈冥,則真精之極得,萬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以閱眾甫:「眾甫」即「眾父」,萬物的開始、萬物的父親,即「道」。《說文》:「甫,男子美稱也。从用、父,父亦聲。」段注:「以男子始冠之偁,引伸爲始也,又引伸爲大也。」甫為對於男子之美稱,例如孔子稱尼甫,亦可通父,引伸為大、為始。河上公:「甫,始也。」王弼:「眾甫,物之始也。」《爾雅》甫「大也」、「我也」,《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帛本作「以順眾父」。
河上公注:◎自,從也。自古至今,道常在不去。 ◎閱,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
王弼注:◎至真之極,不可得名,無名則是其名也。自古及今,無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 ◎眾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說萬物始也。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我如何能夠知道萬物之始的形狀呢?就是靠從今到古代都一直存在的「名」。
河上公注:◎我何以知從道受氣。 ◎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炁而生,動作起居,非道不然。
王弼注: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於無哉,以此知之也。
- Jack 的 BLOG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