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論語導讀1-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Jack 在 週五, 05/19/2017 - 11:10 發表

學而篇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

孔子說:「(學習)有所覺悟而能夠一直反覆練習,不讓人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讓人快樂嗎?不為人所認識而不會有任何的怨恨,不是個君子嗎?

【釋義】

〈憲問篇〉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因為所學為己,即使不為人所知一樣的滿心喜悅而快樂,而不會憤世嫉俗。

對君子來說,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成就與快樂,不在於別人知不知道。學習而有所得,是自己的事。別人知不知道,是別人的事。會有慍怒之心,是因為「為人」而學,而不是出自自己之真心喜愛。

有朋自遠方來,是因為讓人所看見,聲名遠播而以致於遠方都有同道來訪,這固然讓人快樂,這種快樂是順理成章,人性之自然流露。但不為人所知,還能夠平心以對,這是有道德修養的人才做得到的。君子就是有道德修養的人。

此節分三段,第一段講的是學有所得,因而喜悅滿心。第二段講的是學有所成而為人所知,遠近聞名,連遠方的朋友同好都來拜訪,這當然也是一大樂事。這些快樂,都是人心之自然,普通人都做得到的。但君子與常人的不同在於學有所成又不為人所知時,能以平常心來看待,甚至一樣樂在其中者,這才是君子。

程子以《乾文言傳》解釋可謂深得其義。

乾卦初九:「潛龍勿用。」潛龍像是君子潛藏而不為人所知的時候,《文言傳》說:「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人不知而不慍」即「不見是而無悶」。

【朱熹註解】

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翻譯﹞人在道德上有所成就與建樹之後名為「君子」,尹氏說:「學問在於自己,至於別人知不知道自己之所學,那是別人的事,有什麼好怨恨的?」程子說:「雖然樂見於自己所知所學能夠及於他人,但是能夠在不為人所看見之下還能夠不憂鬱悶心,這才是所謂的君子。」我認為,學有所成而及於他人,因此快樂,這是順理成章而容易的事。人家不知道而不會怨恨,這是逆人本性而困難的,所以只有道德修養上達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夠做到。然而,德所以能夠有所成,不外乎學的是正道,反覆練習得很熟稔,當中的喜悅無以言喻,然後讓自己無法停止的喜愛它。程子所說的:「快樂是從喜悅之後才真的可得,不快樂不足以說是君子。」

[按]

程子說的「非樂不足以語君子」相當值得玩味。君子對於自己的心,有很高的掌控力,能夠達到「無入而不自得」。

【字義】

:《說文》作斅:「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學原意是覺悟的意思,因此亦通覺,處於童蒙無知之人受到啟發以至於覺悟。當今通解以學為學習的學,《增韻》所說「受敎傳業曰學」,也是朱熹所說的「效」,後覺者彷效先覺者的言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因此「學而時習之」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是傳統認為的學習的學。二是覺悟,有所覺悟之後而能夠不斷的反覆練習,因此而心生喜悅。

:鳥數飛,小鳥學飛而不斷反覆嘗試,直至熟練為止。學而時習,學習而能夠專心投入,反覆練習到熟稔於心,有所獲得,所以滿心喜悅。

:同類、朋友。程頤:「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能夠以善影響他人,追隨者眾,因此而快樂。

:通悅,喜悅。

:依朱熹,音洛。快樂。《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音「運」,《說文》:「怒也。」一說「怨」。朱熹:「含怒意。」慍為怨、怨恨,心中有怨是因為以為懷才不遇而憤世嫉俗。